返回

第九十一章 军田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一章 军田制度 (第2/3页)

是战略大方向的问题,当然,一些重要细节他也要过问。

    官房内,甘宁听取了鲁肃和蒋琬的汇报,鲁肃主管军务,蒋琬则主管政务。

    不过今天他们二人都在说同一件事,那就是士兵家眷的安排,目前良田分为三类,一类是私田,一类是官田,还有一类就是军田。

    汉末三国时代,当兵是没有军俸的,虽然打仗有赏钱,但大部分时间都没有战争,那士兵怎么养家?

    每个诸侯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大部分诸侯都用土地和免税这两个办法,也很有效果,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土地来源的问题,诸侯要有自己地盘,一方面诸侯要收税养军队,另一方面诸侯要拿出一部分土地给军队家眷,这就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军俸。

    毕竟对于诸侯来说,土地是最容易搞到的资源,但土地不会直接封给士兵家眷,而是先转化为军田,然后分配给士兵家人耕种。

    什么不直接分配给士兵家属呢?这里面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士兵投降了敌人怎么办?

    一旦士兵投降了敌人,上面肯定要把军田收回,没有哪个诸侯会替敌人士兵养家属的。

    甘宁目前也是遵循主流的做法,他的士兵首先改户籍为军户,每户分到二十亩军田,如果一家有两个儿子从军,那就是四十亩军田,不光免户税和田税,地方官府还要负责帮他们耕种收割,普通百姓服徭役就是干这种事情,去替军户干活。

    北方二十亩粮田养不活一家人,但南方可以,尤其是江南和荆襄,十几亩上好土地就能养活一家人。

    如果士兵阵亡,不光有抚恤,军田还会转为私田,直接给阵亡家眷了,同时终身免税,要不然士兵怎么可能给你卖命打仗?

    光训练解决不了问题,还得给士兵解决后顾之忧,让士兵知道,哪怕自己阵亡了家人还能得到私田,这样士兵就肯卖命打仗了。

    刘备为什么屡战屡败,没有人愿意跟随他,根本原因就是他没有地盘,没法像曹操、袁绍和孙权那样实施军田制度,也没有法保证手下将士家眷的安全,将士和谋士跟随他看不见前途,最后落个妻离子散的下场,关羽、张飞、赵云都成了老腊肉,还没有娶妻。

    刘备在徐州时遇到陈群和太史慈,为什么两人不愿跟随他?在荆州时,司马徽、石广元和崔州平为什么不肯效忠刘备。

    大家都想做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