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四章 赵云下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四章 赵云下山 (第1/3页)

    赵云已经回到自己座位上,掌柜竖起大拇指赞道:“壮士侠义心肠,这桌酒菜小店请了。”

    这时,楼梯口传来脚步声,只见刚才的一家子人上来了。

    他们看到了赵云,连忙道:“恩公在那里!”

    一家子连忙上前,跪倒一地,老人含泪道:“感谢恩公的救命之恩!”

    赵云连忙扶起众人笑道:“举手之劳罢了,各位不必多礼!”

    旁边田豫笑道:“听老丈的口音,好像也是幽州那边人吧!”

    老人点点头,“我们是从涿郡过来的。”

    田豫呵呵笑道:“那就是同乡了,我也是涿郡人,救你们的壮士是常山国人。”

    老者惊喜道:“那真是巧了!”

    田豫请他们坐下,又让伙计给两个孩子各拿一块糕饼。

    “老丈怎么会来南方?”

    老者叹口气道:“袁绍和公孙瓒大战,互相抄掠百姓,不知多少人南逃,我们家境本来比较殷实,没办法也跟着南逃了,一路逃到徐州。

    不料徐州也发生了战争,让百姓不得安生,正好曹操决定把徐州难民百姓迁往庐江郡,我们就想南方可能会好一点,也跟着来了,被安置在舒县。”

    原来如此,赵云不解道:“既然被安置在舒县,怎么又来皖县了?”

    老者欠身道:“恩公有所不知,甘将军免口赋,田税也低,我们当然拼了命也要来。”

    赵云还是十分不解,笑道:“口赋每年二十五钱吧!两个孩子每年也就五十钱,值得从舒县跑来皖县吗?”

    老者连忙解释道:“回禀恩公,我们不是为了这五十钱,而是冲着甘将军的仁义而来,区区五十钱,但它显示的却是一个君主的仁义,鸟尚知择良木而栖,何况是人呢!”

    老者的话如醍醐灌顶一般让赵云醒悟了,公道自在人心,让百姓心甘情愿跟随才是真正的王道。

    鸟择良木而栖,连普通百姓都知道,自己居然还拿不定主意。

    .........

    甘宁正乘坐快船向庐江郡赶来,他收到了徐庶的飞鸽传信,简直让他欣喜若狂,赵云居然就在庐江郡,还有田豫。

    甘宁不知道赵云是不是准备去投奔刘备,但既然他出现了,那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拦截住,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