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2章 天梯 (第2/3页)
排长艾川,我代表我们团欢迎你们来到3197哨所。”
“3197?这是代号吗?”
艾川边走边道:“3197是通往哨所这条山路的台阶数,哨所也因此被命名。”
“3197个台阶?这都抵得上嵩山台阶的总数了。”夜松看了看他们的背囊又道:“再背上这差不多三四十公斤的物资,您们的腿功不弱于少林和尚啊!”
艾川哈哈笑道:“拳脚功夫相比少林寺我们自然认输,但若比这腿功我们连的人可都非常有信心。就这条山路,每月最多的时候我们要上下三次,而且还背着七八十斤的给养物资。现在还相对好走一些,在大雪封山我们送鲜肉和蔬菜时那才真是要命。”
艾川回忆道:“我刚从军校毕业那会儿,第一次上山时候背着一袋100斤的大米,看见这‘天梯’的时候,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分配在这里。”
“军校毕业生却来这里当搬运工,打击确实挺大的。”夜松同情的说道。
“可是嘛,这个巴掌大的哨所却地势险峻,有的地段坡度达到70-80°。据说这个高地的垂直高度并不算高只有500米,但这里台阶近3197个台阶,由于几十年冰冻雪浸、雪水冲毁,无数次维修建设,很多地段已经废了。再加上经常有塌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以至于我们这里的官兵都被喻为‘刺刀尖上的哨兵’。”
“不过,”艾川话又一转道,“与过去驻守在这里的战友们相比,我还是幸福的。当年他们的日子是何等艰难,由于哨所在山顶,地形小,无水源,吃水全靠山下背。一个人一天,只能背一桶水,当时战士们的脊背上,常有被水桶硌出的血印。没电、吃不上新鲜蔬菜、业余生活单调……现在哨所通了水、电、闭路电视和卫星电话。四面透风的老营房和木板观察岗亭都已成为过去。”
艾川感慨道:“前人修路后人行,方便了我们这些后继之人啊!连队当年的官兵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终于把路修起。此外当年因迫于战备的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