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两棵松 (第2/3页)
呢?”
“在咱们自己修路以前,这些物资给养都是从120公里外的县城运来,送到哨所时差不多已经坏了一半。虽然现在哨所环境改进了许多,但蔬菜等给养品还是稀罕东西,所以在哨所极易患上维生素缺乏症,人人指甲凹陷,嘴唇干裂。”
副连长看远处的雪山道:“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驻守就已经够苦了,大过年的连新鲜蔬菜都吃不上的话……唉!”
夜松不再转移话题了,因为无论说什么都无法绕开这沉重的话题。虽然这里的官兵已经接受了现实并勇于奉献无惧个人生死,但“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家人,也想逝去的战友。
夜松突然想起沈泠非在军事基地那顿年夜饭上讲的“幸福论”,以及他最后说的那句话。
“今晚,有的人已经回家,有的人可能会回家,有的人只能想家,也有的人却再也无法回家。”
夜松回想那时的场景,沈泠非表情凝重而悲戚,而他自己虽然有所感触但却是“风起湖面皱,风过涟漪平”,再怎么想象也无法体会到沈泠非的心境。
但现在夜松似乎有些理解了,望着眼前这条无沿的“雪道”,他仿佛看见一个年轻的生命永远倒在这雪地,但他却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头朝着边关的方向!
……
顶风逆雪终于接近哨所,夜松眯着眼看见远处有座石碑,在石碑两旁似乎耸着石柱,然而当他接近那里后却被震撼了。
那里确实有座石碑,上面刻有这座主峰的名字,但耸立在它两旁的并不是什么石柱,而是两个人。
此时他们已经完全被雪所包裹,甚至怀中的钢枪也被白雪覆盖,最震撼的是他们的防寒脖套上竟然结出一层冰,而他们下巴处甚至垂有冰棱。
寒风厉雪中他们就如同两棵由钢铁铸成的苍松,扎根雪山之巅,镇守边关重哨,戍卫国之大门。
两名哨兵看到副连长嘴角微翘却没有说话,更没有离开哨亭,众人向他们敬礼后便朝哨所走去。
哨所内,豆苗向西部陆军司令部汇报完情况后,看了看四周却不见夜松的身影。
“老兵,您有看见夜松吗?”
“夜松?刚刚在我关门时看到他似乎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