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南山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9章 南山南 (第1/3页)

    迎春晚会在学院的大礼堂举办,能在这个建设的大气磅礴的礼堂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以及名为“国刃”的佩剑是所有学员的梦想。

    军事院校的春节晚会通常都是穿着军礼服或迷彩服的歌唱演出,道具以枪械背囊什么的为主体,偶尔穿插一些以校园故事为原型的小品,最后再来一首大合唱结束。

    然而东院却不同,与其他军事院校相比东院的迎春晚会更像是才艺展示。学院有意的减少独唱或合唱类节目,除了准备各种乐器外,如果需要学院还会购置各种衣服、道具以及化妆用品。

    当然这些化妆用品大多都用在了女兵身上,男学员除了那年有个会唱京剧的用的比较多,其他人都是把脸洗干净后直接上场。

    地方院校的迎新晚会通常是各院系的竞争,东院虽然院系也很多,但因为人少以及管理方式的原因,所以这里主要是年级之间的比拼和中队之间的竞争。

    尽管对于节目多的年级或中队学院并不会给集体加分,但荣誉这种东西在这里有谁不想去争一争?别人提到那个中队就会说“这个中队很强,能文能武,德艺双馨”,而不是“粗鲁杀才,一无所长”。

    晚饭后,除了参演的李河、高宁昌以及麦长林提前去了礼堂做准备,五中队其他人去完洗手间后便被夜松带着来到礼堂。

    他们的位置在靠近右侧过道的位置,前几排是空给学院干部以及他们的亲人家属的。军嫂不容易,难得与丈夫团聚,这点待遇是必须有的。

    六点五十五分,全校学员已经入场完毕。

    礼堂大屏幕打开,然后在七点钟开始……新闻联播。

    没错,即使是今天,观看新闻联播这种每日固定项目也不允许中断。不过在礼堂大屏幕上观看新闻联播倒是有种在电影院的感觉。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看着新闻上忙碌的春运以及一家人团圆的场景,学员们心里酸酸的。在他们当中,就说兵龄最短的一年级学员,也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小时候毫无感觉的一句诗此时却格外的沉重。

    屏幕上画面一转,从南海到北疆,看到边防军人在风雪中巡逻的场景后,大家又觉得自己又是幸福的,至少此刻他们坐在暖和的礼堂,而不是行走在山巅。

    夜松看着屏幕,不由得想起了藏区“莲花”的老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