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雀传书 · 七) (第1/3页)
诧异归诧异,二人还是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读完了后面所有以朱笔标注了序号的篇目。
事件梗概大致是这样的,魏尘在登船后拆开了锦囊,锦囊中只有宗主写给她的一张字条,言明先前送给她的白玉即是世代供奉的神物“太中”,因其日渐年迈,岛上的局势越发动荡,希望她能够带着太中在中原暂避一段时日,等到局势彻底平复再携神物回岛。但在离了那为“神明”所庇佑的海岛后,那些合吟在她梦中出现的次数越发频繁,几乎到了扰乱她心智的地步,她偶然发现太中可以中断她梦里那些调子诡谲的合吟,甚至能够消弭其这段时日来造成的影响、安定她心底的燥郁,只好将那白玉从锦盒中取出,贴身佩戴。
时值中原板荡,不止西唐境内,北燕、南魏,甚至于南月母国的北部国境也遭受了妖乱的冲击。眼看着二位兄整日为对抗祟乱妖灵的事务焦头烂额,魏尘谎称自己同旁人结伴游历,以考察西唐国中的地脉,并加入了一支征讨妖灵的小队。麟兆二十八年,本来已经是妖乱的最后一年了,倘若她没察觉到自身异变的话,她满可以在妖乱结束后回到广莫山上,等待宗主的来信。
但在某次除祟中,她的右耳被湖中妖蛟所伤,在一夜之后,似是守宫失去的尾巴一般,那只被切掉的耳朵,重新长了出来。
失而复得,甚至免去了破相的苦恼,然而魏尘并没有为之欣喜若狂,而是感到了深切的恐惧。
在魂师七家祖传的记载中,只有居住在逢墟中的“神明”们,才是能够无限再生的。
她开始研究自己的躯壳。
而木匣中那团棉絮里所包裹着的东西,就是她最后所留下的一部分成果。
——十二月初八,终。
“逾六十三日,瓶中子初显其态,绝类冠礼时于试炼潭中所见之景……人之骨血,何能育此……之物……火烧、刀劈皆不能毁,唯暂封诸匣中,表兄,若天幸使表兄得见此物,万不能留祸于此端人世,必寻法送其一死……”
被标注了“终”的这段当中存在大片涂抹,字迹也慌乱起来,显然书写者在留下这段文字时处于极度震惊与激动的状态。尽管这不是所有日记中的最后一篇,但后面却只记了寥寥数页,都是些难得能让魏尘暂得开怀的琐事,也提到了同伍中的“赵同安”与“杨得善”二人,并称之为难得的侠客。阖上册子,赵寒泾小心翼翼地瞄了正放在炕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