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多么痛的领悟 (第2/3页)
,除了吃饭之外,无论多么节省的学生也都必须多少得花些零用钱。最简单的就是购买生活用品,偶尔复印资料什么的。
为解决这些问题,秦月下课后到食堂里去帮忙打饭和洗碗,为的是换取一口饭吃!此外,她再把饭卡借给同学,并把饭卡里的钱再折出来。这样的话,自己也就有了零花钱。
周末,去食堂打饭,吃饭的学生人不多,食堂需要帮忙的时间也就相对较少。因此,秦月就选择到学校附近街上的小饭店里去做小时工!
每到假期回家时,母亲蒋翠莲也会问她有没有生活费之类的。她总会自豪的和母亲说“妈,学校每月都会把钱准时打进饭卡里的,我不缺生活费的。”
其实,不是她不缺钱,也不是她不需要钱。只是,她不想再给已经疲惫不堪的母亲增添任何负担了。
这样“繁忙”的生活秦月足足持续了高一和高二的整整两年。直到高三,为了紧张的高考复习,她再也抽不出任何时间去食堂帮忙了!
这两年时间里,秦月几乎从来没有主动给姐姐打过一个电话。只是因为,她同样害怕和担心自己一旦一不小心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便会同样给姐姐增加心理负担。
秦月高一假期的这一年,秦阳依然没有回家过年。她依然是选择留在工厂里加班,挣更多的钱。她不是不想回家,只是当她知道了家里那一笔巨额债务之后,便又增添了几许赚钱的欲望!
转眼又是春节,秦月的高二上学期也已经结束了!眼瞅着秦阳也已经连续三个春节都没有在家过了!母女三人也已经两年多没有团聚过去了!母亲蒋翠莲在电话里对秦阳说“女啊,你已经三年没回来过年了,今年回来过年吧!”
母亲的口吻,秦阳听来一半像是哀求,另一半又像是命令!于是,她在电话里沉默了片刻之后说了声“好”。
自打秦阳自己有了手机,打电话不需要通过旁人转来转去的这两年,母亲蒋翠莲总会每隔个把月都主动给秦阳打个电话。电话里,她总跟秦阳说不要再把钱借回来,她已经20岁了,该是给自己攒嫁妆的年龄了!家里的事,就别多操心了!
可即便是这样,秦阳照旧是每月发工资后自己留一点,便把剩余的工资全都打到母亲的卡里。她和母亲一样,最大的期望都是早日将
家里的外债还清。
秦月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好几次,老师都动员她不要再去学校食堂帮忙了,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备战高考!
听完班主任的劝,秦月只是笑笑点头。之后便一切照旧,班主任在劝了四五次之后,依然拿她没办法,最终只好作罢!不过,让班主任信服的是,秦月的成绩从来没有因为在学校食堂帮忙而受到影响。每次都能考到县里的前三名。在班级里,她永远都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高二上期那年的家长会上,秦月无疑成了老师表扬的对象,同样也成了其他同学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家长会那天,秦月的母亲却没有去给她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