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雪月孤原来是凄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雪月孤原来是凄凉 (第3/3页)

剩下的炖肉热了一下吃了就出发了,先要回到驿路上,到下个驿站买好之前计划好的东西,顺便看能不能打听到一些什么消息。

    不出意外没打听到任何关于杀手的消息,现在中土世界敢接刺杀皇子的活又比较出名的杀手组织,云科、一捧水、桑园,郑炎想不出有第四个。

    这三个组织又有区别,记得大爷爷之前让自己看的卷宗抄本上记载,云科和桑园以组织严密见长,长老会之下是头领,头领之下有消息网有招揽生意的人,有执行杀手有负责收尾的人,各地又有分舵,长老会掌控着杀手的选拨培养和约束,财务流转明晰分工明确,效率比朝廷的一些特殊衙门高了不知多少;

    一捧水不同于前两者的严密,它只有自己的消息网和招揽生意的人,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做一捧水的杀手,但要遵守组织的一些规矩,其实规矩很少,杀手们通过组织交接任务,组织收取中间费,也会给自己名下的杀手提供不同质量价钱的消息,对于杀手的管理更像是商社通常采用的会员制,对组织越忠诚完成任务效率越高的杀手能得到的消息和庇护就越多。

    无论如何这三个杀手组织确实都很厉害,接了这种活即使一捧水也会派出最厉害的杀手吧?郑炎坐在驿馆大堂里有些无奈,被杀手盯上没有人不担心,即使那些天阶修士也不敢说自己无视所有暗杀,况且谁知道有没有哪个丧心病狂的天阶修士跑去做杀手。

    驿馆大堂侧面有一个布置比较讲究的台子,台子上有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十七八岁的清秀女子在表演诸宫评唱,吸引了不少旅人的注意,喝彩声不断,郑炎也放下了杂乱的心思听了起来。

    诸宫评唱又被称为“诸宫调”、“琵琶语”、“教坊小曲”,据说最初是洛阳教坊司的某个琵琶大家和一个戏班名伶私下闲聊所创,一人弹琵琶一人说唱戏文,弹唱的多为宫调的曲子;后来渐渐演化分成南北两派,南派唱词细腻婉转,所用琵琶曲多为文曲,也有少许的大曲,通常是两个女子搭档;北派所用的琵琶曲多为武曲和大曲,通常是一男一女,男子说唱女子弹曲。

    郑炎知道这些还是在国子监听叶青城他们说的,据说这两年教坊司出了一个可一人从容驾御南北两派诸宫评唱的奇女子,把洛阳几乎所有世家权贵老少迷得神魂颠倒,关键人又绝美才情出类拔萃,只是因为还年轻所以才不显,再过两年必然绝代风华魅惑天下,记得叶青城说这话的时候很认真很向往,其他人也是一脸附和,

    郑炎没去过教坊司,一直觉得那里的女子都挺可悲可怜,多是出身豪门世家,自小生活优渥,只是被家族牵连一朝做了风尘女子,不知巨大的落差会给她们的心性造成怎样的伤痛。又听说那个女子叫纾媞,那个据说去年被一个文学大家在十七岁芳龄就被评定为中土十大美人之一的绝美美人儿胚子,和小两岁的东瓯尤怜公主同一年进这个名单,且预言再过几年必是十分之姿,要知道以那些文人的尿性,不对,是习惯,把一个女子评定为十分这种情况几乎百年难遇,可见这个女子确实有过人之姿,如此一来这个叫纾媞的女子名气更是如日中天,或者说更加身不由己。

    台上女子不能说漂亮,大概七分的样子,胜在清秀干净,像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听起来有些矛盾,这个女子给人的感觉确实也矛盾。纤细修长的玉指拨弄着琵琶显得特别有力,仿佛手边是一把铜琵琶一样,很有武曲的铿锵,人们大概都喜欢这种鲜明的反差,叫好喝彩也多是冲着女子去的,至于唱词就不求甚解了。

    郑炎有些在意唱词,《雪月孤》,“风花雪月细细品,漫浪香浓多却曲。是非成败佳期梦,青冥浩荡不念情”,接下来便是唱词,由一个老人唱出世事变幻却早有定数,不知有苍凉多少,简直萦怀。

    记得第一次听这个曲子是被爷爷带着去宝月城一家酒肆,爷爷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打着拍子摇头晃脑,闭着眼面容肃静,那时只觉得酒肆里所有的一切都那么富有韵味,现在再听却满是凄凉,又看了老人一眼,郑炎起身离开了驿馆,杀手已经来了,还是赶紧跑路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