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星晨风送马蹄轻 29进退(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卷 星晨风送马蹄轻 29进退(一) (第2/3页)

皆有贼”,洪承畴审时度势,认为“临、巩为急”,将左光先、曹变蛟、马科以及入陕不久的祖大弼都调到了这两处剿贼,而汉中因为遭到了赵当世围困,局势同样刻不容缓。洪承畴在思忖再三后,终于决定完全放下被自己苦苦追赶大半年之久的李自成,亲自前往陕南方面督战。

    赖在关中的和应荐、贺人龙、孔全斌都是抽一鞭子走一步的主儿,直到洪承畴真正要来了,才忙不迭动员军队。他们将从郿县、宝鸡两地尽数开拔,配合西面左光先、曹变蛟等主力军的行动南下汉中。

    伴随洪承畴而动的,还有陕北赵光远、费邑宰、孙守法三部,可以说,这一次,洪承畴下定了决心,不再管惶惶度日的李自成,而是先解汉中之围,帮那个当今圣上的亲叔叔逃出困境。

    赵当世自从遵奉李自成为“闯王”,自为“闯将”后,两边的关系变得十分亲密,既然已然达成一种“同盟”关系,那么双方自然会在整个战略上将对方考虑进来。

    当前的情况是,洪承畴放弃了李自成,打算专心剿灭最近颇为嚣张的赵当世,李自成对时局的感觉很敏锐,很快觉察到了官军战略上的倾斜。无论李自成还是赵当世,都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任由洪承畴将陕地官军主力集中到陕南,那么赵营的下场可想而知。李自成在与众将商议过后,认为需要适时跳出来搞一些动作,将官军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来。

    这个想法遭到了许多闯营军将的质疑,他们认为凄凄惶惶大半年,好不容易今朝熬走了洪蛮子,能夺得一些喘息的机会,无论如何都不该再次引火烧身。然而营中只要稍微有些长远眼光的军将则不以为然。就如田见秀所言,他力陈赵营在陕南对于陕北的闯营的策应作用,一旦赵营元气大伤,洪承畴再次调转枪头,完全有能力将闯营如前般一样逼入死胡同。但是,一旦闯营在陕北再次开张,本职便是守卫三边的洪承畴不可能坐视不理,当时候的情况只能是他从调往陕南的官军中抽出一些赶到陕北救火。陕地官军的秉性,和他们打交道多年的李自成等人最清楚,洪承畴在还好说,一旦不在,那便能磨一会儿是一会儿,反正卖死卖活,到头来都捞不到什么好处——“陕西兵久乏饷,洪承畴用弱仅得无事”,此前逗留关中不前的和、贺、孔三部便是明证。

    洪承畴将重点放在陕南,对于陕北自然鞭长莫及。对付留下来的这部分消极怠战的官军,李自成还是有信心的。洪承畴失去对陕北局势的亲自掌控,届时必将陷入首尾不能相顾窘境——既无法将全部主力投入剿灭赵营的战役中,也无法对纵横陕北的李自成加以限制。如此一来,这既能支援赵营,也不至将闯营置于危险的境地。

    李自成执行力很强,四月初,就在金牛川成功伏击歼灭了一股南撤的官军,同时派人联络在洪承畴亲身追剿下已经惨到求抚乞降的蝎子块拓养坤。拓养坤其实不认为按照李自成现在的实力有资格继承闯王,但他自己如今残兵败将,灭亡只在旦夕,无人可求,远近能帮上忙的只有李自成的闯营,故而没奈何,也承认了李自成的地位,同时希望李自成接应。

    拓养坤与李自成都是善战之人,一旦接上了头,两边都像喝了一口救命水,顿时重焕新生。他们很快谋划了一次行动,就在金牛川战役发生后不久,洪承畴感到陕北的局势似乎没有那么好应付,就临时抽了预计南下的王承恩、贺人龙、孙守法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