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3总兵(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3总兵(一) (第2/3页)

打定主意,趁此机会随苏高照一同去东南走走。然而内外事务缠身,一时半会儿难以抽离,所以委托了陈洪范出面,至少要将苏高照挽留到十月。虽然结果目前尚未可知,但见郑芝龙的准备自要提前做。有了苏高照这个介绍人,加上熊文灿的荐信,郑芝龙必不会怠慢。

    熊文灿看重赵当世,区区一封信当然爽快答应。二者得一,难称圆满,倒也能接受。

    辞别熊、陈,离开陈家庄园,前两个目的算是基本达成。赵当世并未回枣阳,而是绕过襄阳西成、文昌两门,从东城墙的阳春门进了襄阳府城。赵当世在城中仲宣楼与随行的周文赫分道扬镳,周文赫去县、府及按察使司各衙门完成三个半目的中的那半个目的。所谓“半个目的”,意指褚犀地的量刑事宜。褚犀地勾连曹营,开城门放贼入城,害死包括知县祝允成在内的官吏百姓无数,人赃并获,铁证如山,按律必是死罪,且祸及亲眷。但褚氏在襄阳府毕竟有些势力,赵当世行事谨慎,不想再出什么岔子,周文赫往各衙门跑一跑,也为防万一。赵当世自己,则孤身一个,去达成最后一个目的——探望华清。

    掐指一算,自华清被接入襄藩王府中已历足足三个月。三个月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几压得赵当世喘不过气,虽然心中时时挂念,但终归无暇前往见面,相思之苦实不堪言。如今稍得空隙,赵当世便要抓住机会,一叙愁肠。

    襄藩府距仲宣楼不远,赵当世牵马步行,辗转片刻便到了襄藩王府正门。门前绿影壁下正有仆役扫地,赵当世自报家门仆役代为传报,不久先是一阵笑声传来,赵当世循声望去,只见锦衣华服的朱常法大步流星走了出来。

    两人相见,小叙片刻,朱常法双眼弯眯道:“赵大人往里走,父王已在茶阁等候。”说着,嘿嘿一笑,“郡主她也等着你呢。”

    赵当世知他少年心性喜开玩笑,也不计较,乐呵呵地随他入府。王府占地颇广,整个风格仿江南园林而建,廊屋、假山、池塘等点缀不绝,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步入王府后园,一座仿唐楼阁矗立林木之间,赵当世沿着阁内的木梯走上楼阁三层。这是一间布置精美的厅室,厅室四面都有着格子门,只不过现在均已被拉开。通过格子门,走到绕有一周栏杆的外围向外看去,可以远眺见潺潺流涌的汉水以及远处那些苍茫的山峦,甚至连数里外陈家庄园外围的夯土壁墙也能够看清。再观室内,各种陈设家具也是别具一格,各具特色。它们之中有些产于本土,有些则取自日本、朝鲜,还有些造型奇特,所用木料赵当世从未见过,也不知是来自哪个奇异国度。

    襄王朱翊铭正闲坐椅上,品着名茗,见到赵当世,起身相迎接。赵当世见过礼,环顾周围陈设,颇觉奢华雍容。但顾盼之间不见华清身影,猜想必是在别处。朱翊铭瞧他眼有迷茫色,以为他惊于室内布置,笑着说道:“区区小饰,不足挂齿,赵大人请坐。”

    赵当世应了一声,转身之时不小心碰到一个香炉。奇怪的是,那香炉看似四平八稳、沉甸甸的,却只磕着一下,就壶身一斜,见势要掉下台子。幸亏赵当世眼疾手快,把它扶住,才保无虞。

    朱翊铭笑道:“赵大人当真有眼光,这香炉所选材料是崖州上好的黄花梨木,是由府中老仆三年前从崖州带回的一块原木雕琢而成。”

    朱翊铭说的漫不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