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伏延(二) (第2/3页)
家公子有旧谊,左家军那边的军将亦多熟面孔,今后也能互相照应。”
赵当世点点头,转目朝坐在另一侧的那昂藏大汉看去,道:“袁大掌盘子,你做何打算?”头前城外相见,方国安带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即是这大汉,名叫袁时中,现在率一支军队流窜在凤阳府北部与河南交接地带,号“小袁营”。
闯军在河南起势之处,河南土寇纷纷举兵响应。袁时中举兵较晚,其人本为北直隶滑县贫农,逃荒到临近的开州。崇祯十三年河南大旱,周边的开县也受到波及,土地荒芜颗粒无收。袁时中因体格强健又有智计,颇得众心,便在当年年底大聚贫农饥民造反,先克开州,旋即横扫滑、濬、长垣等县,土矿诸盗蚁附,聚众数万,强过诸寇。
早年勇卫营太监卢九德、凤阳总督朱大典曾多次清剿小袁营,屡剿失利,小袁营则越发壮大。据最新的军报,小袁营当前徒附几近十万,主力老本部队也有一万人,实为淮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可谓后来居上。
赵当世对袁时中早有耳闻,倒不是因为其部势大,而是因为其部往来各地频繁,却能做到不滥杀百姓、不掠夺妇女,甚至有“佛兵”之称。横向对比当下的各地贼寇、明军,算得上是军纪极佳了。
“小人不敢奢求地盘,但求存而已。”袁时中声若洪钟。
赵当世问道:“可我听闻,你受李闯节制,怎么?李闯亏待你了?”去年三月,继土寇沈万登等归顺闯军,就有风声传说袁时中也对李自成俯首听命了。世人皆认为小袁营是闯军附庸,而下闯军气焰熏天,袁时中却说“求存”,照此推断,只能是与李自成起了龃龉所致。
袁时中皱着脸道:“岂止是亏待,是要小人性命。”
方国安这时插嘴道:“赵太保,闯逆不仁,贪小袁营军强,早有吞并之心。但袁大掌盘子不愿屈服,便有脱离反正之志,只是碍于闯贼兵强马壮,未敢动作。”
袁时中叹气道:“小人本期豫抚王大人收容,互通书信逾月。谁知运气不佳,恰逢援剿总兵刘超给闯军策反,却杀了王大人。”
方国安接话道:“袁大掌盘子最初是通过我老方联络上的王大人。做事需有始有终,我老方既然来投赵太保,就也想求赵太保也给袁大掌盘子指条明路。”又道,“袁大掌盘子的部曲实力不俗,去年鞑子进犯,好些都折在了袁大掌盘子的手里。”
去年十月底,明廷与清国的和议不了了之。十一月,清国再次分兵破边攻入明境,并迅速肆虐到京畿、山东等地。
阿巴泰等清将出兵前,黄台吉曾对他们叮嘱过要对大明境内的流寇善加抚慰,“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如彼欲遣使见朕,或有奏朕之书,尔等即许传达”,欲图打着匡扶施政无能的大明江山的旗号,拉拢流寇。
然而事与愿违,清兵在大明境内攻城略地,横行无忌,一支分队却于本年正月在海州为小袁营兵马袭击而溃败。回头再看,这支清军分队实则当时人数并不多,驻扎海州城外收拢军资并未料到小袁营兵会突然到来。因秉承黄台吉“和睦流寇”的政策,当地清兵起先尚在动摇,战意不浓失了先机,但小袁营有备而来,占据人数优势亦颇骁勇,轮番递进接连不断,清兵抵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