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5捭阖(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35捭阖(三) (第2/3页)

设防,既为屏障,亦可为阶梯。”韩衮说道,“闯贼兵马,除了野战老营,多聚河南与陕西,而今这两省皆在我军掌控,山西空虚,正好夺取。”

    马光春亦道:“我军已尽取河南黄河以南之地,只要分一支兵马去山西,可与河南我军呼应,晋南与豫北立时可连成一片,对我军大局有利无弊。”

    顺军为了防备南方的赵当世等明军,进军北京之际,在陕西、河南多留兵力,但因山西靠近北直隶能够及时周顾,且顺军本身进军太速未及部署,所以并未留下成建制的军队。山西唯一的顺军只有镇守大同府的制将军张天琳部万人,职责维持陕北通往北京的道路。若明军快速挺进晋中、晋南,短时间内必无劲敌。

    赵当世早前与顾君恩、徐以显两位军师商讨战情,亦把目光投向了山西。预想中,若顺军从晋北返回陕西,那么届时进入山西的这支明军便将成为一根楔子,随时可以威胁顺军的腹背,属于战略奇兵。

    “安西王悬师深入陕北,左右无援,若有我军在山西策应,势必能大大缓解其军压力。”马光春接着说道,“且陕西有主公坐镇,闯贼掀不起什么风浪。不如出兵趁早拿下山西这战略要地,对军事部署、征收钱粮、招募新兵、提振士气、鼓舞人心等都是极好的。”

    赵当世点头道:“说的有理,但此去山西没有足够的兵力,一来无法控制局面,二来无法给敌军造成强有力的威胁,只你们四营定然不够。”说着眼神掠动,来回扫视诸将。

    “主公,属下愿往山西!”

    赵当世本来有意让徐珲作为山西方面的主导,他是山西人,性格沉稳、作战坚韧并且有着丰富的独立带兵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是话未出口,突然间,一声大喝响彻营帐,拿眼看去,侯大贵雄赳赳、气昂昂,挺身而出。

    “老侯,你......”赵当世对着徐珲的手指不由自主移向侯大贵,“你要去山西?”

    “军中无戏言,属下有信心为主公开拓山西疆土!”侯大贵拍拍胸脯道,说罢睥睨环顾周遭其余军将,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侯大贵会出头倒也不奇怪。他向来热衷权势,勇于表现,在统权点检院进修半年,虽然磨平了一些棱角,可每日每夜的清闲更滋长了他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加之此前河南战役,他主持全局取得了歼灭数万顺军、收复河南大部的赫赫战果,更令他的信心空前强大。

    赵营中,从来没人敢和侯大贵争长短,何况他的声望正如日中天。即便徐珲,此时也只是敛声不语罢了。

    侯大贵与徐珲两人在军中的地位难分伯仲,赵当世虽心属徐珲,可也不好平白无故将主动请命的侯大贵压回去。于是看向徐珲希望他能开口替自己争取一二,但徐珲显然无心与侯大贵相争,始终沉默。

    赵当世等了良久,见帐中军将们继侯大贵之后无一出列,心知事成定局。又暗自思量山西的军事行动不算太过艰难,侯大贵有着从河南战场汲取的经验,当能胜任,随即顺水推舟,微笑道:“老侯忠勇可嘉,山西那边,就交给你了。”

    侯大贵毅然正身道:“包在我老侯身上!”

    此后数日,侯大贵整顿完军队,即刻率军脱离围困西安府城的主力,向东开拔,计划出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