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识时务 (第1/3页)
今儿,可算是蛟阳县的大日子,二爹妈跟亲父母被审,而且来的审的人又都是大人物,更重要的是,衙门居然对外开放,让老百姓进去听审。书迷楼
这一下子,衙门外面,可站了不少的人。更有的居然拿了烂菜叶、臭鸡蛋。不过拿了也是白拿,犯人提审都从衙门的内堂走,根本不从外面进。
方正坐在主位,看着门口聚集的那些老百姓,心里把这个徐正江骂了个底儿掉。这是积累了多少民怨啊,竟然让这帮老百姓对他如此恨之入骨。
武连权来到百姓面前,抱拳行礼一下,字正腔圆的说:
“今日公开审理,诸位对前任县丞徐正江有意见的,只要你有证据,都可以堂指正。还有前任县令,依旧如此。会给诸位说话的时间,但是没有要求你们开口,还请诸位保持公堂肃静,可能做到?”
老百姓一听这话,纷纷点头着说:“大人放心,我们知道,我们知道。”
……
徐正江的判决下来了,流放南疆边境区。其子徐汉杨,流放西北边境区。一南一北,离得也远,谁也顾不谁。家底没收、充公,原本以为会查出不少家底儿,没想到那么区区五千两银子。
方成一看送来的账簿,直说账目有问题,可五爷竟然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当下明白,为何昨日在迅闪酒楼时,他那么爽快答应了武县令的要求。
原来,他知道这父子俩没贪多少银子啊!
原来的县令革职,送往京城大理寺查办。
这是当朝的规矩,只要是朝廷正经的官员,一旦犯事儿,必须送往京城查办。老百姓对这样的判决,自然是欢呼雀跃的。害人虫除了,以后又能好好的过日子了。
徐正江跟徐汉杨,是在判决下来之后的当天下午动身流放的。蛟阳县的百姓纷纷出来欢送,有放鞭炮的,有扔臭鸡蛋的,还有的小孩放狗撵他们的。
总之,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徐苗站在窗子前,看着楼下这番热闹的景象,不禁缓缓的摇摇头。如果徐正江老实、本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说来说去,都是那对夫妻给惯得。
老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
这话说的还真不假啊!
若是这些年,他们不张罗做官,或许还能守着家里的田产,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这徐正江到底是个秀才,找一个馆坐着,也可以有些收入。
正琢磨呢,房间门被推开。闻声回头,清荷跟春柳带着赵翠娥跟郑氏从外面走进来。二人一见到徐苗,便哭咧咧的要往前凑合,被两个丫头一人薅着一个,站在了那里。
清荷厉声呵斥着说:“老实点,不然都把你们扔到官窑去。我们姑娘好心,把你们给救了回来,别不识抬举。”
郑氏跟赵翠娥二人听到这话,全都鼠眯的站在了原地。经过这件事之后,如果她们还不知道老实的话,那可真是不值得一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