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 编导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 编导合一 (第2/3页)



    再三考虑后,苏小凡最终选择了编剧培训室。

    一个导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会用画面讲故事。

    其中,“画面”很大程度上是由摄影师和美术指导完成,导演负责把控;

    “讲”则是导演的最核心技能,也就是镜头语言。

    苏小凡之前在导演的初级理论馆看的书、在影片放映室观看经典电影,学习的重点就是镜头语言。

    最后则是“故事”了。

    在电影和电视剧领域,通常会有专门的编剧,但影视圈有句俗话叫:编导合一。

    在电视台,因为节目制作的精度相对于电影要低,团队结构也会更加精炼,很多导演既负责编剧又负责现场导演,于是就有了编导这个职业。

    由此可见,会编剧对一个导演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如果一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那他对整部作品的掌控能力,显然要比拿着别人剧本来拍的导演强多了。

    至于表演、摄影、音乐、美术等等,虽然也重要,但这毕竟只是高考,电影学院也不会苛刻到,要求考生在这个时候就样样精通,这些等进了大学再学也不迟。

    编剧培训室同样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初级理论馆,一个是剧本创作室。

    苏小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初级理论馆。

    和导演的初级理论馆一样,这也是个小型图书馆,苏小凡迅速找到了几本相对基础的看了起来……

    两个小时后,他再次从系统空间退了出来,然后躺在沙发上闭目思索,直到天亮后才起身离开酒店。

    ……

    一试刷掉了四分之三考生,因此今天电影学院的人比前几天少多了。

    到了二试阶段,各个系的考试还会尽量错开,以便有效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

    其实每年的专业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的考验,对电影学院的老师来说,同样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电影学院的考试不像是其他专业,考生交卷后老师慢慢修改就完事了的,他们需要监考、阅卷、面试、整理资料等等,工作量大得惊人。

    拿表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