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烧制陶器 (第2/3页)
我表姐摇头道:“不太好做,好像要添加很多东西的,什么木屑、秸杆、黄土、石灰,还有一些高锰酸钾之类的助燃剂,还要有压煤机,没压煤机压不成煤球。我们现在有这些条件吗?”
我一听这么麻烦,就不想说了。
花了两个多小时,挖好了一船煤,搬上了竹筏,找到采药的田秋秋,顺流又赶回家。
回到家,正好赶上苏舞烧出来的午饭。
……
我们一共挖了两天的煤,一天两船,早上一船下午一船,一共四船,每船一千多斤,加起来有两吨多。
这两吨煤,除去烧陶瓷用的,够我们日常做饭烧两个月了。
挖多了也不好储藏,因此就打住了,将矿口用茅草仔细遮盖好,等下回家里的烧完了再来开采。
第三天,我就用黄泥与石头,在柴灶的旁边,重新起了一个烧煤粒的煤灶。
接着又砍了个硬木头,打了半天的煤块,敲成小粒,当作做饭的燃料。
当晚做饭时试用了一下,感觉还不赖,比烧木柴方便。
这小日子,看来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休养了几天,田夏夏的脚伤也好得差不多了。
于是就出来当总指挥,带领我们烧制陶器。
这陶器,看起来不过是一团泥巴捏出来的东西,但真要做起来,那可是相当要技术的。
若没有田夏夏的指导,我们压根就做不出来!没做之前,倒是想简单了。
带回来的那船观音土原料,只用了三分之二。
首先第一道工序就是练泥。将观音土敲碎,用那个舂米的石臼,将碎土舂成粉末,然后淘洗掉杂质,再沉淀,制成砖块,再加水揉,用脚踩,做成最原始的坯料。
然后就是做模成型。
我们条件简陋,没法像正经的制陶作坊一样,把坯型做得多漂亮。
我们的要求,只要结实耐用就够了,丑点也没所谓。
我们也没拉坯用的轱辘车,更没好的模具,所以只能用手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