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 (第2/3页)
孝文出来转了几天就完成了由士子到士大夫的华丽转身,他已经是正经八百的正九品主簿。此时的工作热情毋庸置疑,跟户部吏员打交道宋鹏飞可做不来,全仰仗郑孝文来周旋。
郑国昌见黄汉有意提携儿子当然高兴,他不遗余力协助永平守备营成军也算得上名正言顺,因为他毕竟还是永平按察使,在永平兵备道白养粹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直接管军乃是分内之事。
他利用老关系给这支部队搞了一千三百六十件鸳鸯战袄送来军中,铁甲这东西太昂贵,本来就不是普通士兵的制式装备,郑国昌没好意思开口索要。
虽然户部尚书李标风评不错不是一个大贪官,而是一个肯做事的大臣,但是户部上上下下的官吏何其多也,给你来个拖字决也会把你坑得没脾气。
永平守备营的粮饷之所以能够及时到位,就是郑按察通过门生故吏的关系网开了方便之门,果然是朝中无人莫做官啊!
黄汉得到了七成粮饷其实在大明已经属于绝无仅有,只给了各级官吏三成漂没,如果不是有郑国昌的面子恐怕说不过去。
本来“红旗军”铁甲家丁骑士就是一人双乘而来,路上打劫后金军又得到了战马、挽马三四百匹,现在给加入的三百明军骑兵换上了膘肥体壮的辽东战马。
明军缺粮少饷,这三百骑兵原来的战马绝大多数不是好马,骑兵没有良驹骑乘当然会影响冲击速度,也会导致骑士的战斗技能打折扣,最好的战马装备骑兵理所当然。
给骑兵战士换上好马,相对差一些的战马会让步兵骑乘,步兵也有战马代步在明军之中绝对是稀罕事,七百得到马匹的步兵都乐得合不拢嘴。
三天后,换上了崭新鸳鸯战袄的明军英姿勃发,一千六百余匹战马、挽马,一千四百六十七位将士向广渠门方向挥挥手往东而去,这些大明军人将要给后金军点颜色看看。
黄汉忽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按理说永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