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三章:空余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六十三章:空余恨 (第2/3页)

   损失如此之大,没有几个高官承担责任怎么行?罢免孙承宗进入了倒计时,针对首辅周延儒的暗流涌动,身份尴尬的徐光启在这微妙时刻只能选择如同老僧入定一言不发。

    历史上的孙承宗由于崇祯三年取得四城大捷名望达到了峰值,其实他早就暮气难鼓,当时各路勤王人马汇集京师有十余万之多。

    孙承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居然不给予建奴痛彻心扉的打击。

    如果他积极主动些,采取封堵边墙把红歹是留在关内经营四城的建奴全歼的计策,估摸着就不是斩获一千余级那么少了。

    斩获建奴小一万斩杀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都大有可能,如果建奴损失如此之大,恐怕就会受到了教训,下次再出手就得悠着点。

    熊廷弼、孙承宗、高第、袁崇焕这四人都曾经做过辽东经略。

    唯最有才能的熊廷弼比较悲催,他根本没有集辽东兵权、财权于一身,那时有个东林党的王化贞是辽东巡抚,完全跟他对着干,最后熊廷弼功败垂成令人惋惜。

    高第担任辽东经略乃是个摆设,处心积虑的袁崇焕跟辽镇将领沆瀣一气把他架空了,高第的军令出了山海关全部无效。

    而孙承宗和袁崇焕经略辽东之时都是实实在在的大权在握,朝廷基本上是要人给人,要钱粮,朝廷宁可克扣其他营伍也要满足辽镇,他们的失败其实是自身才能不足造成的,他们玩不过红歹是。

    太傅孙承宗、兵部尚书熊明遇、首辅周延儒、辽东巡抚丘禾嘉等等十几位重臣都面临弹劾,朝廷总要有个了断,现在之所以还没有个定论是因为大凌河城的情况不明。

    但是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看好祖大寿的命运,只不过是在等消息,他们内心里认为不外乎两个选择。

    第一当然是大家都希望的,祖大寿力战而死为国尽忠,第二个情况就比较尴尬了,祖大寿投降建奴气节全无。

    此时没有人能够想到还会有第三种选择,而且是那么荒诞离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