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莫要从贼 (第2/3页)
骑兵小旗官。
进入农闲的侯家庄和北边二百步左右的“忠义堡”内没有闲人,海量甘薯和马铃薯需要进行深加工,酿酒、制砖、烧石灰、烧水泥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存在。
送入“忠义堡”进行深加工的马铃薯和甘薯不仅仅是黄汉该得的那一半,屯民和农民在留足自己口粮的情况下,纷纷卖出余粮,因为他们没有存储马铃薯和甘薯的经验担心烂在地窖里。
为了让农民放心,这里也按照虎穴城的折算标准收农民的马铃薯和甘薯换取容易保存的粉丝和粉条,直接售卖拿银子和铜钱也是明码标价。
许多老百姓已经在参加修建水利设施之时吃过粉丝和粉条,知道这东西好吃还扛饿,当然乐滋滋用自己收获的马铃薯和甘薯置换,他们甚至于还舍得换几斤白酒、几个海鱼罐头回家过年。
眼看着秋去冬来,这段时间朝廷诸公和河南巡抚都知道“红旗军”在完成以工代赈的大事。
几百上千里地盘、几十万户将要收益,如此大的工程,动用如此多的壮劳力,没有一支能战高效的队伍维持稳定,不仅仅地方官僚心里没底,皇帝也会害怕。
因此兵部和地方官都不敢向皇帝提出动用“红旗军”离开挑河工地继续剿寇。
一直到了十一月中旬,由于气温急剧下降产生严重冰冻导致施工日见艰难之时,挑河工程才宣告结束。
八十几天的大干快上,明年开春后足能够保证排水量五十吨的船舶进入漳河来到新开挖的“忠义堡”内码头。
几十万北直隶、山东、河南老百姓得到了超过一百斤杂粮外加八九百文铜钱回家准备过年了。
由于在工地上以马铃薯为主食,老百姓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一个个都养壮实了不少。
这许多人见识了传说中的“红旗军”,他们付出了劳动得到了粮食和工钱,最起码这个年关要好过不少。
升斗小民把“红旗军”宣传队的话记在心里,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