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零四章:呼鹰嗾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零四章:呼鹰嗾犬 (第2/3页)

一百多也参与工作。

    据说没几天就会有上百人从南直隶赶来,这些人无一例外是接到了已经在编纂的好友或者同年的书信后积极表态要参加。

    编辑绝大多数是士大夫,来怡春院参与编纂的国子监士子们压力山大。

    他们无比珍惜一个月能够赚五两白银而且是和阁老、诸多上官一起工作的机会,人人努力,就怕再来士大夫,东平侯就会辞退他们这些学历低的监生。

    人多好办事,现在的管理模式已经形成,按照笔划检字、按照偏旁部首检字和按照汉语拼音检字都有人各司其职。

    徐光启是笔划检字的主编,手底下有几十个负责一个笔划的二级主编,每个二级主编有十几个负责几十个汉字注解的编修。

    郑国昌这个大主编是按照部首分二级主编,然后再布置二级主编手底下十几个编修各负责几十个字的校队和注解。

    编写字典是个群体合作的工作讲究配合,包括黄汉负责的汉语拼音检字,三组人必须集思广益分解汉字。

    每个士大夫都担心解释错了汉字贻笑大方,他们经常组织小组讨论会给某个字定义,效果不错,大大提高了准确率。

    黄汉从来不认为自己才高八斗,他只利用自己汉语拼音的特长负责汉字的注音,意译完全由徐光启和郑国昌的团队负责。

    东平侯不上班,在怡春院牡丹阁开学堂公开教授汉语拼音,组织了接近一千士大夫编纂“崇祯大字典”,每个月的工钱、伙食钱、住宿钱、纸张、笔墨钱恐怕得一万多两银子。

    崇祯时时刻刻关心着黄汉,锦衣卫和东厂当然会把黄汉一举一动回禀皇帝。

    十月初,崇祯得知黄汉居然准备出银子编纂一本叫做“崇祯大字典”的工具书,不由得笑得前仰后合。

    黄汉颇有才气那是不假,可是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位武将,从来没听说过武将不去操练兵马却领导几百上千读书人编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