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零九章:报仇雪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零九章:报仇雪恨 (第2/3页)

、祖克勇、徐昌勇等等都得到了实授官职,就落下了主动参与攻击清军的“红旗军”将士们。

    这个结果不仅仅让刘之伦、卢象升、方正化不好意思,连基层明军都认为皇帝处理事情有失公允,纷纷为赵坤、顾准的麾下鸣不平。

    “红旗军”早就不在意朝廷的态度,因为镇抚官已经把军功记录在案,该给的封赏一样都少不了。

    被忽视的“红旗军”将士们绝大多数只认家主不认朝廷,依旧激情似火,在追击建奴之时依旧积极主动,卢象升、唐王等等都感佩不已。

    腊月低,追击战告一段落之时,“红旗军”阵斩清军主将多积礼以下一千余,获得首功,刘之纶、卢象升、方正化、洪承畴联合署名的捷报和报功文书送达京师。

    十几位重臣一致要求皇帝再也不能漠视内地那支“红旗军”,流寇才是大明心腹大患必须剿灭,能打的那支“红旗军”可堪大用。

    心乱如麻的崇祯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显得力不从心,何如宠奏对听在耳中只觉得不对味,这个老臣简直是在质问他厚此薄彼。

    也难怪,“红旗军”其他将佐或许何如宠不熟悉,但是他亲自带领几个家丁考察了“红旗军”在南直隶中都、河南的安民成果,跟谷如山这个年轻将军长谈多次有一定的了解。

    何如宠亲眼瞧见在谷如山带领下,霍邱县、颍州最少活民二十万。

    他认为大明就缺如谷如山这样充满朝气,不贪腐、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民的将领,对于皇帝不给立下赫赫战功的谷如山实授官职颇有微词。

    也是由于黄汉多次挑战皇权获得皇帝退让,使得刚愎自用的崇祯略微懂得了“妥协是一种最高的政治智慧”,不是如同历史上那么倔强。

    河南剿寇需要精兵猛将,“红旗军”那彪偏师无疑会成为主要力量,崇祯又是被逼得妥协,同意了内阁议定的封赏即刻下旨。

    赵坤加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