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千钧一发 (第2/3页)
怕除了接受之外,便只剩下暴力抗法一途了,不过那样的结果只会更惨,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无奈之下,便想试探着了解一番,县衙会赔多少银子。只要能收回本钱,凭自己的知识和已经掌握了的一些经验,只要有一块地,再建起一个农场倒是不难,反正核心技术还是在自己手上。只不过要重新找这样好的一块地方,实在是不易。哦对了,还有已经签订了供货协议的那三家酒楼,如果秋后不能开始供货,那笔数额不费的赔偿金也要算进去。
“无妨,民女定然全力支持大人的政令。不知县衙拟定支付的补偿金额是几何?”。如果无法改变,那就可以考虑讨价还价了。
江志轩伸出三个手指头:“县衙赔偿三百两白银,此外,本官私人再加一百两,略表本官对此事的歉意!”
周围的民众听他报出这样一个数目,全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要知道,贞观年间,物产丰富,物价极低。白银的购买力异常强劲,一两银子,便足够一名壮年男子吃上三四个月的饱饭。
就在所有民众都羡慕不已的时候,小小却冷冷一笑:
“大人可知,我江家农场投资几何?如若秋后不能出产,损失又将是几何?”
吴思远还真不知道这农场的详细成本,便致以一副询问的眼神。
小小见状清清嗓子:“既然大人不知,那民女便为大人算算:江家农场,初期便投入了白银近六百两,若是秋后无法出产,损失和赔偿更将达到近千两之巨!至于民女和江家叔伯的血汗精力,为了配合县尊大人,则根本不曾计算在内!”
初期投入倒是和吴思远估计的相差不大。至于那个损失,他想当然的认为是小小将农场里的产品计算在内了。不过他也没兴趣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因为他自己心中已经定下了底线:如果补偿超过五百两,那说不得,只好把那讹诈了自己三千两白银的京兆府少尹朱新拖下水了。直接以京兆府的名义征收,如若有一天那江志轩真的青云直上了,要算账,也得找朱新算去。阿弥陀佛,死道友不死贫道,朱大人,你自求多福吧。
“夫人,这补偿数额,乃是县衙通过估算而得出来的,无法做到如此精确。不过既然夫人如此说了,那本官就再破一次例,当场再增加一百两。总共补偿夫人五百两!如此,夫人应当满意了吧?”
“大人,民女已经说过了,六百两的初期投入和近千两的损失,如果大人不能保证这些,民女恐怕难以向我家夫君交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