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零七章 办义学的初设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零七章 办义学的初设想 (第2/3页)

   “谢秦大哥金玉良言,小弟明白该如何做了!”

    秦爽瞧着他脸上的笑意,也跟着豪迈的一笑:“如此甚好,快些赶路吧,陛下催得甚急,我们已经耽误了一天工夫了!”

    江志轩闻言道了一声惭愧,脚下发力,速度便提了许多。话说耽误这一天工夫,可是因为他和小小之故啊……

    小小和娘亲合力把李钦扶回房间,鬟儿又端来醒酒茶给他灌了下去。这样一直到傍晚时分,李钦才终于醒了过来。一醒过来便张口要水。谁知水没喝成,却被李夫人">劈头盖脸好一通责骂。小小正在卧房之中,回忆着昨晚夫妻二人的缠绵时刻。听闻李夫人">的责骂声,连忙跑到客房当中,劝慰娘亲。

    李夫人">责骂一番,气也消了,便顺着小小的意,到楼下正厅之中。一边和小说话儿,一边坐等晚饭。李钦亦从楼上下来,躲躲闪闪的拿着柳条细盐去洗浴间洗漱。经过正厅时,又被李夫人">盯了一番,赶紧灰溜溜的去了。

    小小微笑着拍拍义母的手背:“娘亲,切莫气坏了身子,经此教训,看他以后还敢不敢醺酒!咯咯……”

    李夫人">闻言也点点头,不再说李钦,转而望着小小道:

    “闺女,为娘已经在你这里住了十多日。你爹爹一人在家中,为娘甚是不放心,所以,明日为娘便想带着钦儿回陇州了。”

    小小闻言,虽心有不舍,却也知道。让义父一个官老爷独守空房十多天,确实不妥。当下理解的点点头:

    “女儿明白的,那今晚咱们便早些歇息。明日一早,女儿便让姚山去县城雇一辆马车,送娘亲和钦弟返回陇州。”

    “闺女,为娘和钦儿这一走,家中便仅余你一人了,你可要坚强些!”

    小小闻言一笑:“娘亲且放宽心吧,女儿省得!”

    其实,小小几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分分合合,倒是真的很淡定了。况且。她还有新的事情要操心,家中亦非没有丝毫人气,起码还有鬟儿和姚氏兄弟陪着呀。待七日之后,江云和青儿完成回门礼,重回农场工作,她便要开始实行自己新的计划了。

    如今,农场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部走上正轨,到十一月中旬,渔场也该收获了。到目前为止,鸡场,猪场的产量,都仅仅只能勉强维持县城三大酒楼的供给。新增加的幼苗,起码还要三四个月才能长成。只有渔场供大于求,所以待渔场收获之后,恐怕还得联系一些临时的买家才行。

    农场的工作有江云和青儿操持,她已经极少过问了。如今小小的重心,是尽快将御赐的十顷土地圈进农场的范围。前段时间因为青儿的婚事,此时暂时搁置了。如今婚事也忙完了,夫君亦已经重回宫中。自己无所事事,正好完成这些事情。

    待明日娘亲和钦弟走后,便到农场后面的林子和山地转一转看一看。反正李世民的封赏是允许自己随意扩展,也就是在农场周围,自己看上了哪一片,就可以随意占住那一片,还是有相当的自主权的。

    此外,如今在这华阴县内,女菩萨的名声甚是响亮。农场面临危机时,也多亏周围的乡邻挺身相助。因此,小小一直想做些事情,回报这些纯朴热心的乡邻。想来想去,都想不到一个好的法子。修桥补路吧,义父任华阴县令时,便甚是注重民生,各村镇之间的道路桥梁都极少出现损毁;搭棚施粥吧,这贞观年间,民富物丰,流民几近绝迹。估计把粥棚子搭建起来也是门可罗雀。

    最终,在夫君返乡之后,小小受其启发,才想到一个不需要多少成本,却又能实实在在惠及乡邻的法子:办义学!

    小小了解过,这个时代,上学是件极为高昂奢侈的事。一般的农家子弟,能念完私塾,会写自己的名字便不错了,因为交不起官学那高昂的束脩费用。真正能上得起官学,参加科考出人投地的,大多是官宦子弟或者地主阶层的子侄。便是夫君志轩,入学启蒙之时,公公亦是身为一府之尊,若非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