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新科状元江志轩 (第2/3页)
葫芦里卖的啥药啊?这也太难了吧?少字嘴上却连声应道:
“臣愚昧,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仿佛早就知道这帮大臣会这么回答,朗声大笑几声之后。用手一按腰间的青虹宝剑,显得有些阴测测的接着道:
“因为朕对自己的判断有些拿不准,不知这名士子所作的文章,究竟能否点为状元。故而,朕将这头名状元的名字糊住了。请诸位爱卿先欣赏一番这位士子所作之文,若是诸位爱卿觉着这士子之文还过得去,咱们再揭晓他的名字。若是诸位觉着不行,那今科春闱,便不再设这状元头衔,可好?”
一众大臣心道:您是大老板,当然您说了算。嘴里忙说道:
“臣等遵旨!”。
“嘿嘿,好。遵旨!”。李世民嘿嘿一笑,然后回头走上御阶,一边豪迈的跨步,一边高声叫道:“李孝恭,便由你来为诸位爱卿诵读一遍,朕拿不准的那篇文章吧!”
李孝恭虽是武将出身,但是做了这么久的礼部尚书。自然不可能还是个赳赳武夫,且他还生了一个七窍玲珑心。听了李世民的吩咐,沉声应道:“臣遵旨!”
然后缓缓的从袖子当中抽出一份手抄稿,上面没有任何落款和名字,从字体上也看不出是何人的笔迹。让一众原本想通过这些,弄清楚作者是何人的大臣大失所望。等李孝恭清了清嗓子,开始诵读起来之后,这个足可容纳千人的宫殿,便只剩下他那雄浑豪迈的声音:
“夫山僚者,本是蛮荒部族,蒙天朝圣恩,施以教化,方能……
……而今,不思反哺天恩,反倒倒行逆施,屡屡挑衅天威,是可忍。孰不可忍……”
随着李孝恭那雄浑的声音越来越激昂,朝中百官却忍不住倒抽起丝丝凉气。为这名士子的激情所折服,被他的疯狂所震撼。这哪里是什么策论?这简直就是一篇针对山僚的战斗檄文啊!再听后面那首诗,更是将朝中一干大臣挑动得热血沸腾:
弱冠未第不自哀,
虔求为国戍轮胎;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恍惚间,朝中这些大臣。主要是那一群曾经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打下这大唐豪迈江山的老功臣,一个个激动得不能自已。从马扎上站起来,激动的拍手叫好!李孝恭更是当即就手捧着那份手抄卷,激动万分的跪下请命道:
“臣恳请陛下。发兵征剿山僚蛮荒。臣愿为陛下马前卒!”话说礼部尚书虽然是个非常高尚的职业,可李孝恭还是更向往能够驰骋沙场,快意恩仇……
李世民甚是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摆摆手:
“爱卿无须如此急躁,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来。”说着又转向满朝文武:
“诸位爱卿,觉得这名士子所作策论和诗赋如何?可能当得起今科状元?”
朝中一些原本反战的老臣,皆被那首慷概激昂的诗赋,勾起了昔日金戈铁马的豪迈记忆。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人人心知肚明。陛下今日是早就有所谋划,以议定春闱状元为名,实则是想为是否出兵征剿山僚叛乱而定下基调。
此时,若是说这名士子的诗赋和策论题,当不起头名状元。自己的良心过不去不说,更难过的是陛下那里的小鞋。已经很明显了,陛下今日按剑上朝,便是向所有人传递他武力解决山僚叛乱的决心!
当下,侯君集当先上前拱手奏道:
“陛下,臣是武夫,分辨不出那诗赋的好坏。却也能从那诗赋当中,感受到拳拳报国之志。因此,臣认为,此士子,乃是当之无愧的新科状元!”
侯君集是谁?除太子之外最大的反战派。如今连他都这么说了,其余的小鱼小虾自然不会再唱反调,纷纷出班附议。一致认为做出这篇文章的士子,理所当然的应该被点为头名状元。连魏征这个老家伙,亦被这首诗赋深深震撼,连声附议!
李世民心中一阵快慰,总算达成了一个自己的心愿。淤积在心中几近一年的郁闷一扫而空,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