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后遗症 (第2/2页)
-----”,“汪汪-----汪汪-----”郊区的鸡鸣狗叫宣告了早晨地到来。同时,楼梯上也传来了脚步声,是父亲郑诚贤回来了,郑玄麒睁开了双眼。
走到卧室门边,郑玄麒忽然涌起了一股情怯的情绪,犹豫儿一会,打开门,问候道:“爸,你回来了,妈到店里了?”
“嗯,怎么今天起这么早,小辰呢?”父亲或因为疲惫,并没有发现郑玄麒有什么异样,摸了下他的头就要去厨房准备早餐了。
“哦,还在睡,今天学校有事,要提早过去。”郑玄麒看着父亲年轻许多的脸,不敢说太多话。
“什么事情,升学考试?现在都九年制义务教育,不要有负担,爸爸妈妈相信你,努力就会考好。”
“嗯,知道。”
吃过早饭,郑玄麒带着弟弟郑玄辰一起往小学走去,今年是郑玄麒告别小学升入初中的一年,也是郑玄麒迎接重生的第一年,曾经历史发生的事件或也将再次依照轨迹发生,只不过多了一只突然闯入的蝴蝶!
1997年,郑玄麒就读的小学还没有被温州市教育局规划统筹,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生源大多来至于附近的几个自然村。因此,教育水平与市区学校存在很大差距。到了市教育局规划统筹后,这种差距虽有所缩小,但因为随着生活水平地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更加重视教育,更愿意将自己的子女往更好的市区学校输送,从而使本地生源流动产生不定性。虽然表面上市教委提倡教育资源共享,但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
前世,郑玄麒在与中小学同学聚会时,大家对于家乡------市郊薄弱的教育水平都会在那狂吐槽。十几年,郊区整体发生了大变样,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决定了郊区没有一所重点中、小学!
两个月前,郑玄麒与妻子陈玮玮决定不惜成为房奴,也要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市区的重点学校就读小学-----一切为了孩子。
算算时间,下星期就要进行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了,在郑玄麒的印象里,两门语文与数学,只考了158分,发挥一般,属中等水平,顺利升入了辖区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