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1章 21世纪什么最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1章 21世纪什么最贵 (第2/3页)

一个知识经济占主导的世纪,大如国家小如企业、公司,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无外如此。这一点如果单单以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来举例阐述,一定会举不胜举:远的如范蠡、商鞅、郭嘉、周瑜;近的如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袁隆平等等。或许再过几年,不,很快这种说法会盛行于世!但我现在想说的是另一个方面,这句话中的某种意思。”郑玄麒非常明显地说出了目的。

    “育才、选才、用才?”王杰仁立马接道。

    “是的。咱们中国自古到今从不缺天纵奇才-------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掌握中国权利的既得利者从来不重视人才,尤其与社会文化科技相关的人才。封建制度的家天下决定了只有有利于他自己“家”统治的,他才会去重视,反之则弃之如履,尤其异族统治中国大陆之时最为突出。一个被满人称为康熙大帝的玄烨,连个戴梓、周培公都容不下,便是很好的证明;而同期的彼得大帝-------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如果将企业比喻成一个国家,它的培养思想还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第一流的人才往吃“铁饭碗”的方向引导;它的培养体制,还是重学术,轻训练,重量化,轻创新,用各种框框架子罗列限制。我相信这种企业,它的命运将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永远被时代踩在脚底,不可能踏浪而行,引领行业向前,也不可能在所处的领域占据最高发言权,甚至决定权。”

    “国家大事,或许不是我一个青少年可以说一道二、胡说八道,甚至杞人忧天的,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身上才可以事后诸葛亮。不过公司与企业,我希望从草创之时,王大哥我们必须先要拥有这种共同意识。别的我们或许暂时比不了,但就意识这一层面,我们就早他们迈出一步。在他们或处于一种粗放型的思维方式之时,我们可以在粗放型之中需找出那集约型地的契机。”郑玄麒最终将话对焦在了意识场面,这是他从王杰仁与王钊招录那五人后,在观察他们这一日的表现之后,才有感而发地借机说出来的。人才争夺,忠诚度培养都是从细节末节上去慢慢渗入,改变。物质不断丰富的时代,人们对于各自目标价值地追求也将发生变化,马洛茨的需求层次理论就很直白地向世人介绍了,人心思迁的变化。

    “香港是个好地方,更是个人灵地杰的集散地,自然也诞生了很多了不起的家族企业、公司。前些日的百富勤(投行),它的乘势而起,成功经验,以及某些用人制度,王大哥我们都仔细探讨过,而现在我们将要去的中环广场,他的一个承建方新鸿基。我听闻郭得胜老先生弥留之时留给了他们兄弟三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对人要诚实,对人要友诚,同时对自己做的东西要有激情,而他们三兄弟也都是铭记在心,围绕这三个原则去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