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谋定而后动 (第2/3页)
信息,新加坡在制造业上远不是国内所认为的那种错误形象。它没有制造业,仅是靠炒房地产炒股票,靠转口贸易及收过路费维持经济增长,和大陆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恰恰相反,新加坡的制造业极为发达,它的比重占了他们国家GDP的百分之二十,超过了美国,比肩德日。其中单单的石化------亚洲的石油定价就在那里,原因就在于新加坡是唯一具备金融中心与炼油中心双中心的亚洲城市。虽然如今国内的油价无法接轨国际价格,还没形成统一格局,但依照目前国家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个人觉得这种状态应该维持不了多久。石油毕竟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现代农业的命脉。国家一定会花大力整顿整个石油市场,正如朱总前段时间治理金融市场一样。胳膊是拗不过大腿的,只要顶层的利益蛋糕一但划定,接下来的就是卷起袖子干活。”王杰义认真地说道。
“嗯,国企改革!杰忠、一鸣还跟你说了什么事?”郑玄麒点点头,没有表现出什么意见,再问道。
他自然知道中国石油石化的发展历程,现在在北京召开的九大会议,有一项就是关于中国油气工业的全面重组,明年那后世的让老百姓除了无奈还是无奈的两大巨头便会成立。同时,郑玄麒也知道,在大陆别说胳膊拗不过大腿,就他目前的实力而言,够得上一个小指甲都显得有些抬举了;成立后的两大巨头,其实际控制人,那前后近二十年的把控,想想他们的吃相,就觉得压力如山。
“郑少,收购香港的那家酒店,大哥动用的资金都是来自于新加坡那里,此举立即惊动了原先与一鸣、老二协商的几个金融寡头,他们不淡定了。所以,再次主动找上了一鸣与老二,提出希望能以更为合理优惠的方式进行合作,在保留原先洽谈的基础之上,可以帮助我们兼并、收购或参股金融业以外的新加坡支柱产业,比如石化、电子业、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更甚至,他们中的一家还给一鸣递交了一份来自于某企业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投资方案,一个生产氯丁橡胶建设项目,估计其总投资的金额约在5000万美元。”王杰义起身从床柜旁拿出一本笔记本,递给了郑玄麒,说道。
“此次的金融危机已经冲击到了新加坡,其政府此时正在积极应对,相比政府,某些跨国型的企业,日子可不好过。他们在东南亚整体的投资,其损失几乎逐日可见地扩大,经济危机犹如一个黑洞不断吞噬着他们的利润与资金,乃至影响到了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营,资金周转上也出现了滞缓。而这个建设项目就是因为如此,已经于2天前被搁置下来,很多已经投入进去的资金,开始在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