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时也 命也 (第3/3页)
人生一样。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关于王JY的一系列可圈可点的资料。
“走的是王杰仁在花旗银行开的公司账号,香港那边的金融管理制度比咱们国内要透明严格地多,这一点基本没有任何问题;而为什么资产暴增资产?据我们的秘密渠道,在新加坡那边,极小的金融圈子内曾传出过一则小消息:两个来自香港的人利用外汇期货,高杆杠地投机,一夜间暴富,其资产陡然增长到了数以亿计。只不过当时这种小消息相比东南亚闹得沸沸扬扬的经济冲击等大新闻,显得默默无声,不怎么起眼。新加坡本身是堪比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97之前在香港退市的那些跨国公司(企业)都选择在了新加坡那边重新上市。王杰忠俩选择的市场又是外汇期货市场--------在那个市场投机,不是一夜暴富,就是一夜倾家荡产,十分普遍,消息自然就更加不引人耳目了,吸引眼球了,一个突然冒起的水泡已经算是媒体对它的另眼相看。”霍思圆恭敬地说道。
“一击而中,而后快速撤离,见好就收,时也,命也!”老人呐呐道。他不像在北京的那些老伙伴,要么是GCD要么是其他民主党派,他只是一个无党派人士,正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所以老人才一生警惕又小心地保持着与政治中心那微妙的关系,而唯一公开表明立场的一件事就是对邓XP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
“圆圆,知道爷爷为什么不参加任何党派,GCD、GMD,还是其他民主党派,但始终保持着与他们一定的距离,若即若离,直到老了才呐喊了一声。”老人没有继续在同一个问题上询问,反而拍了拍身旁的沙发,示意霍思圆靠近一些,换了一个话题,询问道。
“爷爷,您是我们家的定海神针,我小姑娘家的怎么能猜到您的想法了!”坐在老人旁边的霍思圆思路自然转地迅速,知道自己的爷爷可能又想到了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辛秘,于是消逝的矫情又重新回了回来,一下又恢复到了儿童时期,那段粘着自己爷爷讲故事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