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拨乱反正去糟粕 (第1/3页)
王若离一路疾行,三日之后,终于赶到了漓山城。
虽然只是部将级别,不过眼前的这座将军府邸,修缮得富丽堂皇,极为气派,王若离乍看之下,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漓山郡,共有十二座城池,因为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每城常驻着一个校尉营的仙朝军。所以,王若离虽是一部之将,手下却拥有十二个校尉营,理论人数可以达到一万二千人。不过,目前各个城池的仙朝军校尉营,基本都是缺编状态,诚如玉兰城,王若离初到之时,一个校尉营只剩不到五百人。
漓山郡境内的流寇荼毒,已经基本肃清,王若离决定开始着手调整漓山郡的仙朝军驻防分布。
每城驻扎仙朝军校尉营,虽然可以有效地稳固和控制,但却使得兵力太过分散,一旦遇到战时,很难迅速地凝聚战力。于是,王若离决定调防各城驻扎的仙朝军,集中一起,在漓山城合练。至于城池的防守,依旧交回城主官吏和地方军管理。
或许,如此调动,短期之间可能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为了拥有一支战力更强的军队,以应对将来的战争,遇到的这些波折困难,王若离甘愿面对,也相信自己可以妥善处理。
随着王若离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以及仙朝军校尉营的集中撤走,一些城池果然爆发了骚乱。其中,以上延城的动乱情况,最为严重,多达七支地方军的校尉营,一夜之间,发生哗变,叛军凶狠地杀入城主府,将城主一家老小全部屠尽,还有一些城中的官吏,同样遭受血腥杀害。
整个上延城彻底变得混乱,并落入了叛军七个校尉营的控制之中。
王若离有些头大,不过没有急着发兵平乱,而是纵观全局,传出将令,召集十二城校尉级别以上的军事长官,前来漓山城议事,商讨漓山郡十二城的军队驻防问题。
王若离原本以为十二城之中,会有不少地方军事长官拒绝或者借故不来,然而,结果却是大出王若离的意料,漓山郡十二城的所有校尉以上的军事长官,全都非常听话地赶到了漓山城,参加议事,就连上延城叛乱的那七名地方军校尉,也都如期而来。
整个议事过程,进展得十分顺利。
王若离成功地在十二城推选出一名地方军部将,与城主两人,一军一政,相辅而治,互相牵制。至于这些地方军部将的人选,半数出自仙朝军的都尉。
压在心头的大事,终于处理完毕,王若离神色轻松,带着议事众人走出了大堂。
堂外的石阶下,跪着七个袒着上身的汉子,正是上延城发动兵变的那七个地方军校尉前来负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