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四百零七章 让月球成为人类迈向深空的起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四百零七章 让月球成为人类迈向深空的起点 (第2/3页)

解决全球的能源危机!”

    林峰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从最初的载人登月,到科考站建设,再到如今的月球基地,人类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歇。而这次新型微生物的发现,无疑为月球基地的未来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立即启动‘氦-3转化菌’的规模化培养实验。”林峰果断下令,“成立专项研究小组,由陈博士牵头,尽快摸清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转化机制。同时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申请启动氦-3开采利用的前期规划。”

    接下来的一个月,基地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新型微生物的研究和应用。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建立了大规模的培养体系,生态工程师们则在月面开辟了专门的转化试验区,将“氦-3转化菌”接种到月壤中,测试其在自然环境下的转化效率。

    林峰和李锐则忙着基地的整体运营和安全保障。他们完善了基地的应急救援体系,组织了多次月尘暴和设备故障演练;优化了能源分配方案,确保科研和生活用电的稳定供应;还建立了与地球的常态化通讯机制,实现了高清视频通话和大数据传输。

    这天,基地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首批小麦成熟收割。农业种植区里,金黄色的麦浪在人工调节的气流中轻轻晃动,生态工程师们穿着无菌工作服,小心翼翼地收割着麦穗。“首批小麦的产量达到了每平方米3.5公斤,接近地球的种植水平。”张敏拿着产量记录仪,兴奋地汇报,“而且营养成分检测显示,蛋白质含量比地球种植的小麦高出12%,这得益于月壤中的矿物质和微生物的作用。”

    收割后的小麦被送往食品加工舱,经过脱粒、研磨,变成了雪白的面粉。晚餐时,基地的餐厅里弥漫着麦香,厨师用新收获的面粉制作了馒头和面条,配上生态舱种植的蔬菜和肉类替代品,一顿丰盛的“月球本土晚餐”让所有人都赞不绝口。

    “这是我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