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四百二十四章 人类迈向宇宙深处的起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千四百二十四章 人类迈向宇宙深处的起点 (第3/3页)

料,重量减轻30%,抗辐射能力翻倍,通过了舱外作业极限测试。

    苏晓宇的美食街也成了科研交流枢纽。他开辟“科研沙龙角”,每周五准备夜宵供不同领域科研人员碰撞思路。一次,陈玥团队的微生物学家与李锐的结构工程师因“菌种培养舱散热设计”争执不下,苏晓宇端上酸辣粉:“粉条要软而不烂,就像你们的设计,得在散热与保活间找平衡。”这句话竟启发双方设计出“蜂窝式散热舱”,完美解决难题。

    “深空一号”发射前一个月,吴刚小队老队员赵强以地球航天局技术顾问身份抵达基地,验收指挥中心建设成果。当看到月荧石导热系统平稳运转,“跨星球共生菌种”在模拟舱内长势良好时,他不禁感叹:“当年我们连顿热饭都难保障,现在你们把月球建成了能培育外星球生命的科研堡垒!”

    发射前一夜,基地全员进入战备状态。陈玥在实验室做最后一次菌种活性检测,确保“共生菌种培养舱”万无一失;李锐在指挥中心反复推演发射流程,逐一核对能源节点参数;苏晓宇带着厨师们准备“出征宴”,每道菜都寓意“圆满成功”,保温箱将热餐直接送到发射控制台。

    发射当天,观测塔上挤满科研人员。当“深空一号”从月面缓缓升起,淡蓝色尾焰照亮环形山时,所有人挥舞国旗欢呼。陈玥紧盯着终端,当“菌种活性稳定”的信号传回时,她与林峰击掌相庆;李锐记录下探测器入轨参数,眼中满是激动的泪光;苏晓宇的美食街里,香槟气泡在低重力下缓缓上升,与远处的航天灯火交相辉映。

    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后,林峰在指挥中心发表讲话:“‘深空一号’的发射,标志着月球基地从‘科研前哨’升级为‘深空枢纽’。五年前我们在月壤种下第一株植物,今天我们让探索的火种飞向木星。未来,这里将成为人类迈向宇宙深处的起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