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传说中的老局长 (第2/3页)
一下,立即有人带着王大绩下去休息了。
李帆朝着周局长招了招手,对方立马两个小碎步走了过来,腰间的肥肉颤了两颤。
李帆无奈的说道:“周局长,说起来你是长辈,也是最熟悉这里的人,我希望周局长能够多约束一下自己和手底下的人,只要八里山出油,你这个位置就很重要啊”。
周局长眼神一亮,不断的说着是。
五十岁的年纪,倒是难为他了。
李帆说道:“去炼油厂走走,你跟我一起去吧”。
“好的”,周局长心里一喜,看来李帆这是要对他仰重了。
李帆这也是无奈之举,整个八里山,目前还比较熟悉的人真的不多。
而周局长是老油条了,不管是在政策还是一些人事管理上,多少都比李帆有点经验。
七月天黑也得是**点了,一个小时来回也足够了。
李帆让人准备晚餐,然后带着车队朝着山下的炼油厂去了。
车上,李帆看了一眼还在拿着毛巾不断擦汗的周局长,问道:“这个王大绩你应该了解一些吧,和我说说吧,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周局长哎了一声,点点头,一点都不惊讶李帆会问起这件事。
周局长沉默了一阵,似乎是在回忆当年的事情。
李帆也没催促,两分钟后,周局长开始将当年的故事娓娓道来。
“王大绩十六岁的时候上的山,当时我也没来两年,还是个负责钻井的工人”。
“当时这里的负责人的老局长李振甫,李局长六十岁还担任八里山负责人呢,当时八里山正是最辉煌的时候,李局长膝下只有一个女儿,没有老伴,女儿一家又在大城市里”。
“后来李局长下山的回来的时候,带回了王大绩,对他像是自己孩子一样,当时整个八里山暗地里还在传王大绩会不会是李局长当年在外面的孩子呢”。
“王大绩很有天赋,刚来两三年就打到了两个富油井,成为了八里山最厉害的勘探人,当时设备有限,设备是一方面,经验也很重要,而王大绩靠着天赋,愣是几年就成了八里山的佼佼者,当时我们都还戏称他叫金油鼠”。
“不过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八里山的产出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虽然老局长也做了很多努力,但也没能挽回上面做出大队伍准备撤离的打算”。
“93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