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京师长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章 京师长安 (第2/3页)

   张琉璃“额……”

    长安城是闻名世界的第一大城市,它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精密布局建造,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又赋予了它海纳百川的宏大气象。

    有容乃大,这个世界性都会不仅是不同文明、宗教、商业的汇聚交流之地,也吸引了当时最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居留,并创造众多杰作,令长安成为一座无能出其右者的绚烂城池。

    大明宫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故宫的四倍。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属于“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

    朱雀大街宽第一大街。位于整个长安城中轴线上,从最北边皇城的朱雀门直通最南边外郭城的明德门,将长安城严格分成东西两半。城内又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4条,方格网状的棋盘格局,将长安城分成108坊和东、西两市。

    东市东市(隋都会市)、西市(隋利人市)分别在皇城的东南、西南位置,东西对称。两市是长安的经济中心,也是当时全国的贸易中心,以及中外各个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活动场所。

    永宁坊外郭城是居民生活区,被严格分成里坊。每个里坊都有城墙,各自形成独立单元,里坊内有街巷,每个里坊设有里正、里卒把守,早上开城门,晚上关城门。大的里坊四面有4个城门,中间有十字街口,小的里坊只在东西两侧开两扇门,设一条横街相连。永宁坊是其中代表。

    明德门长安城的正南门,位于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的南端,规模宏大,是长安城最大的门。

    门址东西长52.5米,南北进深16.5米,有5个门道,每个门道均宽6.5米。门道间的隔墙厚2.9米,门道两侧有排柱柱坑,每排15个,东西对称,各门道中部原都有门槛,用青石制成。门槛上有车辙的沟槽四条在正中门道,上面雕刻有流畅的卷草花纹及浮雕卧兽。

    城内一切都与天象四时吻合最能体现长安城的繁盛的,是长安城的格局。整个城市分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朱雀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和主干道,将全城分成东西两半,两侧里坊两两对称,排列整齐。外郭城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共108坊。每坊环筑坊墙,形成城中之城。皇城正南的4列36坊,因为向北正对皇城和宫城,规划者认为“北出即损断地脉”,所以只开东西二门,不像其他坊4面开4门。

    两市中,东市经营的行业220种,东市由于靠近宫城和皇城,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第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上等奢侈品,四方珍奇,皆积聚于此。西市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但因为距离丝绸之路起点开远门很近,周围住有不少外商,使得西市更像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各城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