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五十章 刘大善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五十章 刘大善人 (第1/3页)

    杨国忠早有准备,从容的回道:“回陛下,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乞丐,而是饥民,他们的家乡闹了灾荒祸乱,一时没有容身之处便到京城来乞讨过活他们绝食抗议的意思是.......”

    杨国忠停顿一下,道:“额,他们绝食抗议的意思是,是要求释放刘得道。(就到uc电子书 com)如果不把刘得道释放了,他们就坐在玄武门口不吃不喝,直到释放刘得道为止.......”

    “什么跟什么,这又关刘得道什么事了?”李隆基一怔,随之气恼道:“这些饥民蜂拥进京城来闹事了,地方上的官员难道就不救济一下,真是此有此理”

    此时的长安可是万国朝贺的时节,如果被他们看见几万人坐在宫城门口不吃不喝,最后饿死了,整个影响有多大?

    杨国忠心琢磨一会,心里有了主意,恭敬回道:“陛下,这些饥民大多是范阳来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掌管范阳军政不利,连年闹得兵灾匪患,许多饥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刘得道心地仁厚,爱民如子。他是见饥民进入京城后无依无靠,眼看要横死街头,刘得道便出钱出力为这些饥民盖房子,赠衣穿,送粮食穿。这些饥民就尊称刘得道为刘帮主,他们自发组成了一个慈善组织叫丐帮,意思是,是帮住全天下受到苦难的人民”

    以上这些话当然是刘得道教杨国忠说的,不过关于饥民的来路可是杨老哥自己糊掐出来,这样可以陷害死敌安禄山,一举两得。

    李隆基见他说的天花乱坠,甚至扯上了安禄山。(就到uc电子书 com)这两人的关系明摆着不合,李隆基心知肚明,当然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了。

    范阳到长安路途遥远,那些饥民本身就身无分文,怎么会想到千里迢迢的赶来京城乞讨?大唐太平盛世多年,难道除了京师之外就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乞讨?杨国忠自以为的一举两得的伎俩一下子被李隆基看穿了,自然没那么容易相信他了。

    李隆基嘘之以鼻道:“哼,刘得道真有那么好心?”

    杨国忠连忙抱拳道:“陛下若是不信,可以派几个人随便去查一查便知道臣刚才所言不虚”

    “哦,是嘛”李隆基冷笑两声,向旁边一名太监示意两下,那太监知会便告首退出去了。李隆基还真不相信他说的话,叫人去暗查了,回头说道:“杨钊,继续说吧”

    杨国忠慢慢的回忆刘得道教他所说的话语,汗颜道:“是,陛下,眼下饥民实在太多,无奈刘得道一人救济也是杯水车薪,他就向臣求救。臣于心不忍,便拨了几次款发放给饥民。但这只是能缓解燃眉之及,根本的问题要解决起来却不容易。刘得道便建议让这些饥民在京师里乞讨度日,一边安排他们的住处,才暂时解决了饥民的根本问题。”

    说到这,杨国忠偷偷的瞄了李隆基一眼,见其老僧坐定,并没有什么表态,便稍稍放下心来,挺起胸膛,继续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