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百六三章 战争疑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三百六三章 战争疑云 (第1/3页)

    南阳城是两京之外,另一座繁华的城市,农业非常发达,素有京师的米仓之城。叛军一向是边打边劫粮的方式,南阳城正好是他们补充钱粮的好目标。

    不过南阳城可不是那么好打下来的,它墙修建的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城防设施齐备,堪称大唐居安思危的典范,当然,它这个安,还有待商槯。

    南阳城墙一律用整齐的石条、石板、石方、石柱等为基,墙体用“三合土”逐层垒成,外围再砌以青砖。中等型号的城砖一块就重35斤,由此可见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艰巨。

    安禄山率骑兵率先赶到城下,仰面望去,不由暗叹一声:“好壮观的一座城,这样高耸的城墙,简直让人一看就丧失攻取得勇气,要怎么攻陷他,安禄山得费点心思了。”

    南阳城墙的正墙高三丈,正墙上还有女墙,女墙上再砌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上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望楼,间隔而立。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这些高高低低的建筑在城墙上构筑了一道立体防线,可以观察、隐蔽等等

    叛军前军中军出了南阳城下,后军正源源跟进,安禄山勒马居中军。回首望向高大巍峨的城墙,特殊的齿轮状凹凸相间的城墙外边,还建有四座孤零零的望军台,下边没有通道和楼梯,只在台顶用木板与城墙相搭才能往来,它可以在攀爬城墙的敌军背后攻击、策应、了望敌情。

    安禄山不禁啧啧赞叹一声,所谓的铜墙铁壁,大概是如此了。

    叛军迂回杀奔南阳城,此时的李隆基又坐不住了。若是南阳城被叛军攻陷,大唐的损失绝不亚于东都洛阳。

    李隆基心急如焚,他决定派大唐另一位名将哥舒翰率领刚刚集结起来的十万大军,赶往南阳驰援。

    哥舒翰是突厥人,官拜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他的威名超过了高仙芝和封长清,是唯一能和安禄山并驾齐驱的将领。

    他曾和吐蕃转战青海,屠城灭堡,威震天下。哥舒翰本是抗击安禄山的不二人选。——但是他老了。不久前,他在浴室内中风瘫痪。此后就一直在长安养病。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位“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的名将。他只是一个衰朽的老人。

    可是现在高仙芝与封常清对上安禄山都吃了败仗。李隆基不敢再派他们去对抗安禄山了。能镇守潼关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因此他不得不选择这位老人,也抱有试一试的心里。

    哥舒翰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指挥集结起来的十万大军急冲冲开往南阳。南阳离京师不算遥远,赶的快的话第二天中午就到了。

    这个衰老的突厥人带着浩荡大军,有可能是走向他人生的最后旅程。整个大唐帝国的命运托付给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