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章 事势无常 (第2/3页)
在谈论杨花花这个名字。
毕竟是自己的好情人,刘得道释放出来后,一直在暗中想方设法的打听她的消息,但是一直查无音讯。刘得道很担心,杨花花很可能被李隆基赐死了。她和刘得道**被高力士曝光,闹得人尽皆知,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真的有私情,但无风不起浪,这也关系的后宫的制度,尊严和礼仪,杨花花在暗中被李隆基赐死也可能。
听刘得道一提起杨花花,杨国忠的脸色马上一沉,一股脑的将一坛酒的喝个干净,然后趴在桌面上不醒人事了。很显然,他不想谈论此是,也有避开嫌疑的可能。
刘得道心里对杨某人的行为鄙视不已,他们毕竟是兄妹,虽然不算很亲。但是杨花花之前得宠,也为他在皇帝面前争取不少的好处。没想到,一大难临头,杨瘪三就翻脸不认人了,连兄妹之情也舍得抛开了。.YZUU点
...................
经过几日的努力,刘得道主持研制的战车计划以初见成效,第一批铁板新鲜炼制出炉。一面面几平米大的铁板,经过敲打磨平,硬度和平滑跟现代的铁板自然没得比,还很粗糙。不过刘得道已经很满意了,因为研制这种战车就是拿来撞人,撞马的,越粗糙越实用。
铁板是研制出来了,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要怎么拼装成四面铜墙铁壁的铁车,这个得让刘得道好好研究琢磨了。陈铁匠建议,在铁板的四周打磨出几个缺口,这个切口对应连接的另一面铁板的切口,然后用熔铁浇灌接粘合。
陈铁匠的建议与刘得道的想法不谋而合,不过这粘结的效果如何还需有待考验。
这个难题基本解决了,另一个难题接踵而来。就是车轮的承受能力,这些铁板厚度实在是有点厚了,一面铁板大概有几百斤重。按照刘得道的设想,如果将几面铁板合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大铁车,那么这个铁车的重量将是惊人的。唐代的车轮一般都是木头做的,也有铁做的车轮。不过曾受的重量不多,这战车重量实在太重,就算安装八个铁轮也是承受不住。
成匠师建议将铁板再打薄一点,减轻重量,同时,这车轮也要加厚。战车一定要装四个轮子,况且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轮子多了,怎么转方向也是个难题。
这个倒是难不倒刘得道,他想到了三轮这个方法。战车前面中间安装一个轮子,后面两个。而且这个轮子可以用两个轮子粘合成两个,两个不行在用三个,总之,轮子越厚越好。在战车前面的轮子可以左右摆动,这样转方向就很容易了。不过以现在的能力,能不能研制出让轮子左右摆动的零件,这个目前来将还真没有。在古代的车子一般都是用马拉,那转方向也是由人指挥马才能转方向。
说到战车,大伙并不陌生。军队之中,一排战车在前当先锋,往往能起到冲锋陷阵的作用。战车的起源可以追述到炎黄帝时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流行。不过到了汉代以后,这战车开始被遗弃,原因是这战车只能在平原大战中当冲锋的用途,只要敌人挖个陷阱,驻个墙,这战车就失去的用处。
刘得道之前在李隆基面前夸口,说可以研制不用马拉的战车,不用马拉还能走?这个想法的确令人大吃一惊了。听刘得道的介绍,这个战车若是研制出来,它的样子可比一幢房子一样大,耗费数万斤生铁。马撞不翻,人掀不动,百石的弩箭也打不穿,可以面对成千上万的敌军直接压撵过去。如果真有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敌军中横冲直撞的话,这杀伤力将是惊人的。
有想法是对,能不能研制出来还是个问题。就在刘得道等人废寝忘食的研制时,潼关那边发生一件大事。
这件事发生的太离奇,封常清在前线军帐中被人毒死了。而这个下毒的人已经被抓到,正运往京城受审。不过这下毒的人居然是高仙芝的亲卫,那亲卫还承认了自己是受了高仙芝的驱使下毒害死了封常清。
原因是高仙芝与封常清经常发生过争执,高仙芝一怒之下,派人下毒杀死了封常清。关于两人经常争吵,这一点也不是什么大秘密。两人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同时,都是败给了安禄山之后才退守到潼关。好在他们守住了潼关,置叛军与关外。
李隆基便顺水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