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复前行 (第2/3页)
绛聿拜见圣上。”
其余贡生目睹这一幕,无不羡慕,甚至生出些嫉妒来。
“承微《万家言》造假一事,你怎么看?”
“草民未能了解其中详情,不敢妄下评论。此事涉及的命案部分已转交刑部审理,自有刑部的人调查取证。虽不可断定《万家言》是否为舍妹所著,但《海外迷踪》一书尚未完成时,草民有幸拜读过。”
“看来你的意思,是相信《万家言》是她写的?”
“舍妹愚钝,文辞稚嫩,却不是那等弄虚作假之人。”
“准备开考吧。”
贡生们次第坐下,濡墨挥毫,将自己多年所学倾注于考卷之上。今年的策问,以下江水患为题。李绛聿在春闱开始前,就关注过此事,行云流水的完成这篇文章。
被皇上挂念的《万家言》著者,现在正在安远伯府内修改稿子。
李绛薇不想再像上一次那样,为自己争辩什么。她不想让京城的人过多的关注《万家言》本身,她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万家言》去关注下江的形势。
这种情形下,将《万家言》继续精进深化才是最重要的。
可越写,越觉得自己的文字苍白无力,想要表达的东西被杂乱的剧情冲散。好不容易积蓄的情绪,被转场打断。但是不写转场,又无法交代清楚同一时刻不同时间线上发生的事情。
几次推倒重写后,李绛薇终于明白过来。
《万家言》本身就不是什么语言优美,辞藻华丽之作。质朴的表达下江百姓在水患之中的挣扎困苦,以及自强自救时所表现的坚韧,才是《万家言》的初衷。
万家所言,万家心声。
李绛薇从不指望自己的书能对上位者产生触动,她只希望将灾难中的声音记录下来,不至于让他们被时间抛弃,自己也可以为后来人留下一些东西。
想到这,李绛薇提笔拟信,向禇咏羿询问山鱼阁一事。
这一问,为造假之事,创造出一丝生机。
禇咏羿接到来信后,情绪激动,甚至没有寻个理由就匆匆赶来安远伯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