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第2/3页)
”
十八世纪的中国是农业国家,一直是以农业为本,因此基层州县在办理案件的原则上都要避开农忙季节。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告状不受理》中有条例明文规定:“每年自四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时正农忙,一切民词,除谋反、叛逆、盗贼、人命及贪赃枉法等重情俱常受理外,其一应户婚田土等细事,一概不准受理;自八月初一以后方许听断。若农忙期内受理细事者,该督抚指名题参。
许维对对朝廷的各种例文、令律那是熟得都不能再熟了,他绝不会做出那种让原告出丑的事,当然对衙门的陋规也熟得很,知道打官司前要先行疏通一遍衙门内的关系。不把差役们喂饱,想打赢官司,没门。陋规费,在各级官府,从京师还是到地方,都是不可动摇的惯例,任你是衙门中人,一样避免不了。
八月初一正好是放告日期,此日知州大人必须受理讼词。查马氏按照许维的交代,从州衙的东角门跟随着其他人鱼贯而入,并按规矩逐名挨次,把讼状展开,亲压桌上,随后退跪桌下。
许维此刻已经站在值堂吏老孔的身旁,他悄悄塞了几钱银子给老孔,小声说道,
“老孔,让那查马氏先来吧。”
“你小子,简直太色了,那么老的女人你也想玩啊,小心断子绝孙。”老孔半开玩笑地打趣,随后便一本正经地点明张数后,高声报唱道,
“今日接状十七张,首张查马氏,入值房等待传唤。第二名,金相杰。第三名,刘丁富。。。。。”
查马氏稍微愣了一下,刚才自己是排在第七个,现在居然是第一个便被传唤了,看来《四十二章经》它妈还是管用啊!
查马氏低着头也不言语,直接先由西角门而出走向值房。
“老弟,这查马氏的案子你也敢接啊,老哥我可是佩服得很啊。”老孔也是对查马氏的案子知根知底,像这种棘手的案子,估计没几个官员敢接下来,大部分都是踢回去让族中继续协商解决。
“人家也是可怜人一个嘛,能帮则帮。对了,今日挂号的是哪位仁兄?”
“你这准备要一帮到底了,看来一定吃了巨额好处,不然怎么这么热情似火?”老孔狐疑地望向许维。许维赶紧摇了摇头,低声说道,
“这次老子还真是做好事,你可别想歪了。快点说吧,今日谁值挂号房啊?”
一旦州县衙门收过状后,州县官便会进行审阅,确定准与不准。不准的状词发回,准的词状要挂号登录在案。
挂号分内外,将朱语、原告被证姓名、批语、承行差役姓名,填写后,列前件以便登填、归结是为内挂号。内挂号完,随即将各副状汇入封套,发承发房分发承行,承发科亦需挂号,是为外挂号。
“今日是你的老相识,你都不用出啥钱便能办好事情。你运气也忒好了点,新任老爷不晓得查马氏的案子难办,居然也准了诉讼!”老孔笑眯眯地答道。
“哦,居然是何右这小子。谢拉。”
许维不再与老孔多费唇舌,一溜烟便跑去找何右。坐于挂号房内的何右见了许维跟老鼠见了猫一般,连屁都不敢放一声,许维说什么就应什么,很快,许维搞定了内挂号,拿到了想要的批文。
在老孔处,许维交纳的是传呈费即递交诉状费。而到了何右这里,许维则免除了挂号费及买批费。之后还将有许多要收费的地方,如开列涉案人名单要收费,名送稿纸笔费;开传票也要收费,名出票费;无论对原告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