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第2/3页)
来自己这个弟子已有争取皇位之心了。
永琰继续着最后一个话题,‘慎’字说道,
“用刑之大旨,不外明慎。明着知其事之原委,察其情之真伪。。。。。。不遗幽暗,犯法者甘心认罪,受害者了无嗔怨,此明之功效也。慎者,一字无虚始可定案,片言不实勿厌重推。”
听完这些话,朱珪暗自欢喜,小皇子毕竟长大了,能思考天下之事了,于是说道,
“师傅我观你已是尽得这仁、勤、俭、慎这四字大意,若能登基,必为天下百姓之福分矣。送你这书室四字,‘味余书室’,勤学者有余,怠者不足,有余可味也,名之曰味余书室。望你能在此书室内苦读诗书,明辨是非,终生勤勉不懈。”
许维听到这,吁了口长气,这死老头总算上完课了,自己还有点事要去做,万一被他给拖迟了,那可就少了个报仇的良机,这次若不叫姓和的脱成皮就不姓许。
原来最近几日许维正在看《太易神算》一书,相传此书乃是姜子牙所著。因迷恋上算命术,许维便趁着下班之际,在街上摆了个算命摊替人看相算命。
昨日碰上个来看相的,叫安明,他乃是户部的司务,因家事困扰不已而找上许维。在交谈中许维发现这安明与和珅有些关联。
一提到和珅,许维就气不打一处来。自从河南归来后,和珅在半年之内便从御前侍卫升到了正蓝旗副都统及户部右侍郎一职,而自己才勉强靠乾隆的赏识升为二等侍卫。
人活一世,无非是为了争一口气,尤其是与那曾同在銮仪卫呆过的和珅。凭什么和珅能升得如此之快,而自己却是慢如窝牛?近半年来,自己也是猛读诗书,自觉不比和珅差上多少,可升职速度还是远逊于他。
听熟络的内侍说起,在乾隆面前,和珅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贬低自己。再者这和珅数次暗算自己,此仇不报非君子。
想到这,许维等朱珪及永琰都走出上书房后,便溜向与安明约定的地方,准备看看如何才可以充分利用此人。
安明,三十出头,人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嘴处上留了副八字胡。脑后那根长辨子梳得油光发亮,上身穿着件藏青色马褂,脚上穿着现下最流行的昙花老布鞋。从外表推测,可能比较热衷于功名事业。
安明在约定地点早已等候多时,老远见着许维便大声打招呼道,
“许老先生,您怎么才来呀?”
原来许维上街算命之前,总要在唇边贴上细细的花白胡子一对,并把头发都染白。这年头,凡是算命看病的,都需越老越好,这人的的心里才安稳得很。换个年青小毛头,哪敢让他算命看病?
许维脚步蹒跚地走了过来,嘴上咳嗽声一片,捶着后心边咳嗽边装出副苍老样说道,
“安爷,不是说好了吗,今日末正时分在此地等候,你早来可怪不得老朽。”
“您老人家前几日说我印堂发暗,左鼻骨处曲折未通,近日可能有恶运。还真给你说对了,现在有个天大的麻烦摆在我的眼前。”
许维因前几日听这安明闲谈时曾经谈及和珅是其堂官,故留了个心眼,今日正好详细摸清这安明的情况,以神秘的姿态对安明说道,
“我说安大爷,你就把你所谓的麻烦跟我讲讲,也好让我替你想个化解之道,使你转危为安,我这许半仙的招牌可不是白做的。”许维晃动了下那算命用的小旗子。
安明对许维早已是信服不已,遇事已是方寸大乱的他立刻把自己的苦恼事一股脑地向许维倾诉道,
“老神仙,前几****接到家中的急信,说我那九十岁的老父亲仙逝,要我回去办理丧事。”
“你就为这个发愁不成?”许维还真有点奇怪了,这父亲死了,回去奔丧也是理所当然,何必如此烦恼不已?
“当然是另有苦衷的。您老人家不晓得我们当官的苦啊!按我大清官制,这为官者若有双亲故去,需回家守孝三年,而后才能官复原职。想当年,我为了取得这户部司务一职可花了不少心血,现在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三年之后哪还有好位置等着我!”
说到这,许维也明白了这安明的意思。这安明是舍不得官位才烦恼不堪。现在还没套出安明与和珅的关系,还需下点功夫才是,装作漫不经心地随口一问道,
“哦,原来如此。据我的推算,你的堂官应是个姓和之人。”许维举起手指,装腔作势地掐算了一小会。
“老神仙还真是无所不知呀,我们户部的右侍郎正是和珅和大人。但这和大人与我的运道又有何关联?”安明很是惊讶,一点都不晓得这和珅之名早已在不经意之间泄露给了许维。
“有很大的关联。”许维神秘莫测地答道。
“还请老神仙能赐教一番,以救弟子脱离这苦海。”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