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节 (第1/3页)

    第二十七章:诸罗施政立根基,官逼民反大起义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

    当许维一行人策马扬鞭不辞辛苦地赶到诸罗县城外不远处的一个小山丘上时,已是九月十八日傍晚。俯望整个诸罗县城,许维不免有些疑惑地询问刘翼道,

    “子安,难道这便是我将要管辖的诸罗县吗?怎么看怎么不像是有着十五万人口的大县城呀。”

    也难怪许维起疑,这诸罗县城位于牛溪畔,方圆几近十二里,在残阳夕照下显出几分残破之色。三丈多高的城墙上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以及众多的残缺不规则的跺口。而木制的城门更是被烟火熏得发黑,明显它承受过了剧烈的撞击,那扭曲的早已不成一条直线,即使关上也很难合拢。很明显,诸罗县曾遭乱匪洗劫过。

    除了城门正上方大字写着的‘诸罗’二字可以证明许维并没来错地方外,怎么看都不觉得这便是自己当初选择的诸罗县。

    “这里……这里应该是诸罗县城吧。”眼见如此破落的城池,刘翼也是一脸失望且沮丧的神情回答道。

    “大人,这可能是我们的情报有误,锦衣卫福建提辖司派驻台湾的人员已有多年未与大陆这边联系了,我们用的还是前几年的情报。”刘翼又补充了一句。

    许维虽然恼怒得有些快要抓狂了,但也只能无奈地对刘翼说道,

    “既然事已如此,再怨天尤人也无用处了。子安你速派三个鹰卫去诸罗城中打探消息,我们暂时先在此处扎营等候。”

    一个时辰之后许维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诸罗县辖四个村,而本城内则住有十万百姓。由于官府久不治事,所以诸罗县大权皆握于胡薛二大姓之手。此二姓素有侵蚀土地之瘾,乡间居民有粮食者少,连阡广陌,皆此二姓之田。因占着族人在衙门中作事,又有台湾府知府作靠山,故多次拒不缴纳钱粮,还与县之衙役作弊为奸,抵触朝廷政令,以致多任知县均是令出而禁不止。

    县城外则有两三股匪徒,分别隶属雷袍会、小刀会,与天地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数皆在五六百左右。相对来讲,诸罗县只有衙役百人,维持日常治安还勉勉强强。若要发兵攻打,那简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许维决定先从缴纳钱粮入手,给那些富绅点下马威尝尝,以便迅速立起官威来。只有这样,自己的治县理念才能得到贯彻实施,才能在台湾站住脚。

    第二日,衙门里的人知晓了新任知县已到达城外后,开始忙乱起来。三班衙役在县丞胡唯英的率领下,一起在城门边候着许维。

    许维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子一颠一颠地缓慢从远处策马而来,周围还有随行亲卫严密护卫着。

    “诸罗县县丞胡唯英、诸罗县主薄薛定山率县中耄老、仕绅参见新任县令许维许大人。”县丞胡唯英及主薄薛定山一脸谄媚的笑容,让许维怎么看怎么不顺,虽然胡薛二人都还算得上是仪表堂堂,风华正茂。

    “许大人,我们已经把县衙内您要居住的屋子打扫干净了,专候您的升堂。”

    许维环顾四周后才发觉,这堂堂的县城内也甚是破旧不堪,许多房子都是坍塌掉一半有余。”

    “这是怎么回事呀?”许维问。

    薛定山快速答道,

    “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台湾可是个地震多发的地区,每年有两三次大地震也不为过。这不,前三月我们诸罗刚发生一场大地震,把城中的房屋都给震塌掉一大半。”

    许维心中油然而生不快之感,这都是什么办公效率啊。时间已过三个月,居然城内百姓还没安顿清楚。算了,也不在细节上跟他们计较半天,直接查他的帐目。

    ”薛主薄,你把去年以来的诸罗所有帐目钱册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