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节 (第2/3页)

轻抽动了下手,许维此刻才发觉失礼了,于是很快收回双手,打着哈哈掩饰着说道,

    “雪儿,去把刘师爷叫来,我们好好布置一番。”

    心头如小鹿砰砰直跳的银雪,红着脸飞也似地去叫刘翼去了,只留下尚自发呆的许维。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许维心中明白银雪的心意,可自己的心却都给了那梦中的女子,千萦万绕,难以割舍。

    等再过几年银雪大一些了,自己定给她找个好婆家嫁出去,送出份厚重的嫁妆,让她风风光光的出嫁,也好补偿她跟着自己这些年的艰辛。

    许维此时的心态正印了李白的那诗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刘翼这些天也跟随着许维几进几出蔡府,那脸也明显瘦了一大圈。许维查案,总是有些神神秘秘,东问一下这个,西问一下那个,而且问的问题都千奇百怪,表面看起来与案情都不着边。

    比如询问那天晚上戏班副班主的去向,蔡少标房中发出叫声后几个丫环进房后所看到的情景等等,连自己都不晓得他的用意何在。但刘翼明白的是,自京师回信证实蔡文智当晚确实与乃弟蔡文信在一起的时候起,许维便把嫌疑重点从蔡文智身上又转到了蔡少标身上。

    在接到许维召唤后,刘翼凭直觉认为许维可能破了该案,故急匆匆地跟着银雪来见许维。

    当抵达书房时,房内已经站着一名鹰卫,正向许维汇报情形。刘翼耳尖,听到些只言片语,大概是鱼已上钩之类的话。

    许维的余光见到刘翼在偷听,挥退鹰卫后不由发笑说道,

    “子安,这案情你何需偷听,来,进前几步我告诉你详情。”

    刘翼的好奇心也很重,毕竟这蔡府凶案现已发展为福建第一案,连远在京师的乾隆都晓得了,更因牵涉到京师之中的蔡文信,故圣谕严令许维在半月之内了结此案,否则将严惩不怠。

    “子安知不知道这芳华戏班的副班主刚刚才遭蒙面人袭击,身受重伤一事?”

    “不知道呀。”刘翼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接着甚为震惊地说道,

    “这芳华戏班的副班主遭袭,真是为此案又平添了一丝的复杂。到现在为止真凶依然逍遥法外,而蔡府中人遭袭不断,看来此案就算是包龙图在世也难破解了。”

    许维笑而不语,从案桌上随意拿起张白纸,对着刘翼及银雪比划着说道,

    “我的看法可不如子安这般悲观。这芳华班副班主遭袭,就如这白纸般,凶手已经快要暴露在我们面前了。只要我们轻轻这么一捅,整个案情就真相大白于天下了。”

    刘翼及银雪两人大眼都瞪得老大老大的,仿佛许维在讲天方夜潭一般,令人难以信服。

    许维又拿起样物品,朝二人晃了晃,指着说道,

    “这是无名氏寄来的第二件证物,足以帮我找出凶手其人了。”

    刘翼及银雪眼光都集中到许维手中所拿之物上来,这应是个翡翠鼻烟壶,没什么特别之处呀,与普通大富人家所用并无一致。

    许维只告诉二人一句,

    “这是蔡大玢身上所失之物,而蔡少标详查后却并未禀明本抚,明显此物对蔡少标至关重要。”

    许维也不再多解释,带着一头雾水的二人,点齐一班衙役直奔蔡府。

    来到蔡府大堂,许维让衙役把蔡府中上上下下七十余好人都传召来。望着下面略显焦急的某人,许维嘴角旁露出一丝不经意的微笑。

    只见他惊堂木一拍,大声喝出一人名字道,

    “蔡少标,你可知罪否?”

    蔡少标乍一听此话,吓了一大跳,面色苍白无比。过了好一会才逐渐冷静下来,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朝许维行了个礼道,

    “大人,小人委实不知所犯何罪,还请明示。”

    许维冷冷地说道,

    “蔡大管家难道忘记了那二月十二日晚,你亲自投毒于药杯之中的事了吗?”

    蔡少标愣了片刻后立刻叫屈起来,

    “冤枉呀,大人。小的对蔡大老爷一向忠心耿耿,岂能做那无耻之事。况且当晚也有数名丫环做证,我一直呆在房中久未离开。”

    许维老炼地应付着,

    “堂下稍安勿燥,听本抚慢慢道来。”

    “若大人不还小的一个公道,小人定赴京师寻那蔡新蔡老爷,求其为小的作主,就算去大理寺、都察院告御状也在所不惜。”蔡少标此刻性情大为激动起来,全无往日冷静的场面。

    “这杀人都要有动机,而你蔡少标便有足够致蔡大玢于死地的动机。”

    堂下一片哗然。

    “大人莫要血口喷人,我蔡少标与我家老爷哪有恩怨瓜葛?”蔡少标忐忑不安地反驳。

    许维此刻已是智珠在握,咄咄逼人地说道,

    “你蔡少标原不是住在西山村而是东山村的人。”

    蔡管家居然不是西山村的人?堂下的蔡府仆战役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原来蔡少标在蔡府时一直宣称自己是西山村人,根本未提及自己是东山村人。至于为何要隐瞒自己的出生地则不得而知。

    蔡少标此时则闭口不言,许维见状继续说道,

    “蔡管家,你乃东山村人而非西山村人之事,我有人证,此人乃是你的亲二叔蔡玄。”

    “大人,就算我是东山村人,而那蔡玄真是我二叔,那又与我有杀人动机有何关联?”蔡少标突然问道。

    “大有关联。诸位都是省城人,年纪大点的应该有听过东山血案才对。”

    这句话又引得堂下嘈杂声迅速升高。原来在数十年前东山村发生灭村惨案,百户人口上至80老人下至三岁小儿全被人杀得精光,村中一片狼籍不堪。官府猜测凶手可能是为了找寻某物才杀了全村老小。

    因此案之牵连,当时的福建官场被革官员无数,先是福建巡抚严绍安调任,随后按察使文楚被革职,东山村所属东山县知县卢泯更是被发配充军。到最后,在新任福建巡抚的强督之下,案情依旧无丝毫进展,以至不了了之,成一悬案。

    “此案在官府追查之下,发现有两人生还,这二人乃是叔侄俩,一个叫蔡玄,另一个便是你,蔡少标,原名蔡晋平。”

    “蔡晋平,你可敢否认我所说不实吗?我手中有蔡玄的供述状。”许维厉声喝道。

    “不错,我便是蔡晋平。但那也不能说我就有杀人动机啊。”蔡少标表示不服。

    “你有没有杀人动机则要等我把话说完。

    这数十年前的东山血案,主犯乃是唐丹钟,一个江洋大盗,次犯则包括了蔡大玢。这伙人当时是为了抢夺前明王室埋藏于东山村的一批宝藏而对村民下毒手。

    蔡大玢心狠手辣,他在同伙把宝藏取到手之后下毒把他们一个个都毒死,尸骨就近埋藏于东山附近。

    当日侥幸逃脱的你在经过千辛万苦的调查后,终于在十一年前因为这个翡翠鼻烟壶确认了蔡大玢的身份。而这个鼻烟壶便是导致东山村血案爆发的关键物品,据我的猜测,应该是与藏宝有关,这瓶内应刻有藏宝位置才对。”

    许维把无名氏寄来的鼻烟壶让衙役拿给蔡少标瞧了瞧后继续说道,

    “为了取得蔡大玢的信任,你就打入蔡府做下人。你本想快速结果了蔡大玢,可由于蔡大玢的防范之心极强,你一直苦于无下手良机,便滞留在了蔡府上。

    你这总管是前三年才当上的,那时起你便有了毒杀蔡大玢的机会,于是暗中给蔡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