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第3/3页)
将士渡河北上,过广安、清花,征兵至八万,悄然按兵于寿鹤附近。
相对于新阮方面,清兵则过于麻痹。在兵不血刃拿下升童后,不论是将还是兵个个都对安南军的战力产生不屑感,以为只要动动小拇指就可杀上几个安南兵。孙士毅根本就没注意到升童已是暗波汹涌,只一味地催促黎王征收船只、粮食,以便大军渡河直捣新阮老巢广南城。
同样怀着不轨之心的还有许维,在得到阮文惠顺利解决了阮文岳重掌新阮大权并称帝的消息后,他也马上召集人手布置一切,准备给孙士毅最致命一击。
其一,开始勒令积极供给粮食的正卫行粮行逐日递减粮草,并暗中调动金狼卫第一协至清军各个中转粮站附近开始骚扰打劫运粮队。
由于清军战线拉得过长,势须自镇南关起设台运送,计粮站七十处,夫役十五六万,以致粮草开销日益增大。想从安南就地增粮,却是无粮可征。安南数年旱荒,早已是有价无货。光是日雇银就高达近万两,而粮草消耗更是不用说,每日从内地都需购近万石粮食。
在粮草供应开始不足的情况下,远离内地的清军有些心乱不已,谣言四起,思乡情绪逐渐蔓延。
其二,通过安插收买于黎王身边的近侍黎炯挑拨离间黎王与大臣的关系,以使众叛亲离。
在短短三日时间内,宣光镇守使范如琏、附马杨彭等人皆因曾经降贼而被斩;皇叔三人因顶撞黎维祈被杀于宫市;又罢阮郡公爵号;贬潘黎为东阁学士;左军督军吴壬、右军督军潘辉战败弃城被杀。
由于黎维祈日事屠杀,报复平日睚眦之私,以致黎朝臣子人心涣散,各思后路。
其三,孙士毅为直捣广南,曾屡催黎维祈觅船匠购备木料、油、钉等项,以打造船只渡河。在许维授意下,黎朝宠臣黎炯虽口称唯唯但阅数日仍毫无动静,并告之人民离散,所有船匠及木料等均无从赶办。
延迟清军备战速度,让其士气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衰竭那才是许维的目的所在。
其四,调动金狼卫第二协至升童清军大本营附近,随时等待安南大军的到来,以备前后夹击。
一切尽在许维掌握之中,当阮文惠遣人驰书于孙士毅营,卑辞乞降时,孙士毅因清兵所至皆捷,而启轻敌之心,疏于设防,且误信其来降之诚,贪俘虏阮文惠之功,未能因势班师回朝坐失良机。当阮文惠率军扑至三叠山时,孙士毅又欲以逸待劳,不以为意,阮文惠得以长驱北上,逼近升童,清军连失战机。
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二,内地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而升童附近的清军大营却是了无生气,众多官兵无精打采地躲于营帐内。
此刻正有一人精神矍硕地站在高坡上望着清军连营数十里的大营盘冷笑不止。
“大人,何时通知阮文惠发动进攻?”杨芳询问道。
原来这居心叵测之人就是许维,他若有所思地自语道,
“清军断粮已有二日,早就无恋战之心,此役一旦打响,其势必一溃千里。四日内全奸清军于升童并活擒孙士毅应在情理之中。乾隆啊乾隆,你不用我为将可是要付出后果的。哼哼,和和大人,这让孙智治替换我也定是你的主意,你也吃我一记回击吧!”
许维肃目的面庞露出一丝快意恩仇的神情,他朝杨芳下达命令道,
“立刻发信号与阮文惠,今日卯时开始攻击在北岸驻守的黎朝部队,先行占领北岸,逼迫清兵收缩回升童。”
许维极为果断地发出指令,并下了高坡飞身跃上一匹战马朝杨芳继续说道,
“随我一同前往清军后营,我要好好烧烧他为数不多的粮草储备。”
“喳。”杨芳不敢怠慢,立刻吩咐亲兵把通知阮文惠进兵的消息发出并也跳上一匹战马紧紧跟随着许维朝后营而去。
升童之战终于在许维万事具备的情况下正式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