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节 (第1/3页)

    一切阻碍基本扫荡清楚之后,许维便开始盘算如何增加诸罗的赋税收入问题,毕竟单单只靠增加耗羡银那不可能解决诸罗财政枯竭之源,必须另开辟一条财路。

    而许维相中的就是走私茶叶,官方支持下的走私举动。

    顺治十八年(1661)秋,清政府厉行迁海政策,结果从辽东至广东的万里海疆,沿海居民被强行内迁三十里。

    康熙二十三年(1684),这一年康熙帝下旨解除全国海禁。

    海禁是解除了,但航海行商并不顺利,清政府陆续出台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如不许大船出洋了,不许商船往南洋吕宋等处贸易了,不许将船卖给外国了,不许多带口粮有越额之米了,以及出洋后不准留在外国了等等。为了令行禁止,请政府派出派水师巡查,违禁者严拿治罪。

    治罪下手也极重,如对将船卖与外国者,造船与买船之人皆立斩;而对所去之人留在外国的境况,他们将知情同去之人枷号三月,同时行文外国,令其将留下之人抓捕后立即斩首。若官员触犯,即行革职查办。

    “大人,您这要与吕宋做生意,怕会引起朝廷强烈反弹,对您仕途发展绝对是不利之举。”

    许维翻了翻白眼,一副怒其不争的口吻说道,

    “子安,你怎么头脑发傻起来了。我哪会这么明目张胆地与吕宋做交易啊!朝廷上有和在的一日,我就不可能扯起海贸的大旗。”

    “大人,您手中也没有船只,就算想走私,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我手上没船,但有人手上有啊,可以借来用用。”

    刘翼鬼眼珠滴溜一转,似乎有点明白许维的意思了,他狐疑地猜测说道,

    “大人是不是瞧上了那东山岛的李大头手中的船队?”

    李大头乃是闻名台湾的大海盗,听闻其父李二米曾是郑成功的部下,自郑克降清之后便率部隐匿于东山岛上。乾隆年,李大头接其父位,而其也渐渐脱变为祸害台湾海域的大海盗,名下有战舰七艘及十七艘的货船,经常打劫过往商船并远赴吕宋做那茶叶生意。

    “此人为害台湾数十年,也该到了授首之时。”许维果断地说。

    刘翼颇为担忧地说道,

    “大人,学生怕这台湾四营兵马突袭东山岛,收不得奇袭之效,免不了要正面强攻。万一被其脱逃就麻烦大了,毕竟李大头海上谋生之主,日后报复起来可就没完没了。若无水师协助,还真不能全奸其部。”

    “台湾澎湖水师营守备李长庚昨日求见,我留宿他于府中一夜,并与他深谈良久。”许维缓缓说道。

    此话一出,刘翼立刻知晓许维已有全盘打算,那李大头此次难逃一劫。正想着,从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即沉稳又十分有节奏,片刻光景,在刘翼眼中出现一人:

    此人国字脸,年约三旬,面孔黝黑,鼻下一溜短须,双眸亮而透,那如山虬般鼓起的肌肉显现出其人平日里便经常练体,寻常四五人都不好近其身。其手按着腰边的刀鞘上,浑身散发着一股浓烈的杀气,那绝对是个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靠实打实的军功升迁的官员,此刻正身着便服气宇轩昂地来到许维跟前,极其恭敬地朝他拱了拱手说道,

    “许大人!”

    “子安,这便是李长庚李西岩,现任澎湖水师营守备,打水战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人才啊。”先跟刘翼介绍了一下李长庚后,又把刘翼介绍给李长庚,

    “这位便是本县的师爷刘翼刘子安,乃是本县的得力助手,帮我分担了不少县务,你二人多多亲近。”

    刘翼与李长庚互相打了下招呼后便相继落座,等着许维的发话。

    “李大头必须铲除,西岩兄,这个硬骨头就要拜托你拉。”

    “许大人既然有意,我李某必全力以赴,当灭此僚。不过杀人容易,要想寻那海路发财,却有些难度。”

    “是啊,大人,这远赴吕宋,若没有相当的航海经验及通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