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技术性开挂 (第2/3页)
说:“顾柏,想不想当歌星啊?”
顾柏脸通红没说话,但眼神里也是亮晶晶的。顾松笑着说:“现在还太小了,先把吉他学好,感兴趣的话到时候再去学学声乐。”
顾柏用力的点点头。
……
自南海岛回来后,傲龙科技那边第一批u盘也送到了中湖e家。
除了留了500个定制u盘在爱游网,第一批漫游者u盘是悄悄地在中湖的渠道上问世的。
7000个16m的,2500个32m的。
在这个时候,u盘是不折不扣的新生产品,真正上市也才一年多。这一批u盘,容量也太小,除了少数零售,顾松更多的建议是让中湖e家走单位采购的路线。
公家采购,对价格不是那么敏感,平常文件存档、转移的需求也多,软驱和光盘都比不上u盘的便捷性。
更重要的是,先期在这部分优质客户心目中打出漫游者u盘的牌子。
这一批u盘,注定是会缓慢消化的,顾松已经开始安排第二批u盘的计划了。
在武湖漫游者的总部,已经入驻了一批新的员工。
原来的人马,部分被整合进了中湖e家,连郝秋云和徐佳慧都去了燕京。剩下那些不想离开武湖的,只能进入另外的企业。
现在,漫游者的总经理换成了顾松,而吴克勇新挖来的产品总监屈晨正在向顾松汇报。
“昨天我和燕京燧石研究院那边的刘总工沟通过,存储主控芯片的攻关,要想在4月份之前实现您提到的最大支持256m、支持usb2.0、5m/s的读取和2.5m/s的写入,还有数据加密、数据恢复、数据保存时间5年以上这些指标,难度不小。”
顾松摆摆手:“那边技术的事你别担心,我会想办法。你这边负责的呢?”
屈晨胸有成竹地说:“u盘外型设计这一块2月就能拿出来,按照您的安排,在设计风格、材质、重量方面都会进行创新。漫游者的品牌视觉设计也已经委托专业的公司在做了。”
“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屈晨迟疑了一下,问道:“按您之前安排的策略,如果是那个价位,很难盈利。如果咱们能达到那个性能指标,又在产品外观设计上有足够的创新,为什么不走高端路线呢?”
顾松直接说道:“u盘就不会是高端产品,将来人手一个以上的东西,形成品牌知名度和占有率更重要。况且,燧石研究院是我独立的研发机构,到时候漫游者会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专利授权,成本比别的u盘厂商有优势。我的要求,就是让漫游者的u盘成为国内市场性价比的首选。”
2002年,可谓是u盘的首个爆发之年。不仅是专利竞争进入白热化的阶段,也因为英特尔宣布新的芯片取消的软驱的支持而一锤定音。在这一年,闪存芯片的两大厂商三星和东芝都加大出货量,闪存芯片的成本也迎来两次大跳水,这才让u盘在2002年的价格走向平民化。
屈晨不知道这些历史走向,他又对业绩负责,提出这个问题也是负责的表现。顾松说道:“今年漫游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