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200亿,闪存厂,大基金 (第2/3页)
为这个契机要想抓住,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建在国内的、我们自己的闪存芯片厂!”
“第一部分,这个厂的建厂方案。用现在能买到的设备工艺水平,也能投产,也还能有优势,但优势就没有那么大。为了扩大这个优势,我提出一个方案,领导们考虑是否可行。”
顾松见他们已经看到了那个部分,在蹙着眉头,他说道:“目前,关于3d闪存的核心架构方案,我们验证了四种。这个厂,必定只能围绕一种架构去发展工艺。那么另外三种,我认为可以拿出来作为交换谈判筹码。”
韩经纬问道:“这个封锁不是小事,他们的科研实力也很强。有了思路,他们也很快能出来新的架构吧?”
顾松很肯定地摇头:“他们出不来新的架构,至少这5到10年里,出不来。”
开玩笑,要是这玩意这么简单,也不至于当时一共只有四家能投产。
“就算真的没办法交换到最尖端的设备,那也先传递出这个信号,拉拢国外阵营里部分心动的国家,至少别在原材料这些方面全面封锁起来,让我们这边有量产的过程积累经验,提高良品率。”
韩经纬点点头,意外地看了看顾松。
这小子,还没到18岁?套路多得很啊。
“至于建厂,如果我拿着这套基础到处拉投资,钱是不缺的。关键是人,我现在没有合适的人,来负责这个厂。我有一个人选,但不知道能不能挖动他。”
韩经纬看着方案上的这个人,履历是够了,如果能挖过来,确实也合适。
“至于这个厂所需要的第一批工人,核心骨干也只能靠挖,另外还需要立刻和高校对接,建立稳定的后续人才培育计划。”
顾松补充道:“从厂建好到量产,还牵涉到量产新工艺的测试磨合。这个周期,越快越好,越短越好。专利是不可能藏起来不申请的,不知道国外的研究进度怎么样,万一被抢先一步,就没有这么大的主动性了。所以,这是现在建厂需要解决的问题。”
韩经纬点点头,看到第二部分更感兴趣。
顾松笑道:“第二部分,倪老觉得是我吹牛,但这一块要想不受制于人,迟早得突破。我想,燧石科技既然展现了卓越的科研能力,那么有关的课题,是否可以参与进去。”
韩经纬看着上面长长的课题清单,无语地说道:“你这上面课题清单这么长,一栋楼给你都不够用啊。”
“一栋楼是不够用。”顾松嘿嘿笑道,“我开始取名字时候,叫的就是燧石研究院。”
陶知行笑骂一声:“这涉及到的学科如此之多,你这弄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