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0章 勾搭导师回收火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0章 勾搭导师回收火箭 (第2/3页)

顾松笑呵呵地说:“我想先搞一搞VSAT。”

    “VSAT?”郭跃奇了,“你想搞的应该不是传统的窄带卫星网吧?”

    “那当然了,得融合电信、广播和计算机网络,那得是个宽带卫星网。”

    郭跃喃喃道:“Ka频段现在……确实是个机会点啊……”

    卫星通信,不仅是轨道高度上是一个资源,在通信波段频率上也是一个资源。

    20世纪后期,当时地面通信网络还没有发展起来,能达到1Gb/s级别传输速率的Ka频段高速卫星通信一度非常热门。摩托罗拉大名鼎鼎的铱星计划使用的就是Ka频段。

    但现在,光纤通信势不可挡,Ka频段卫星通信网的计划很多就都受阻了。受这个影响,铱星计划最终也没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以2亿美元卖给了美国。

    “你要是想做这个事,那需要的团队一时之间倒不需要非常大。只是通信工程的话,除了航天体系内的人,外面也有不少。”

    顾松没管郭跃这个建议,只是说道:“这是第一步啊。设计卫星、和国家合作先发射一批组网的同时,我也准备开展运载火箭的研究。”

    郭跃楞了:“你还想搞运载火箭研究?搞什么?发动机?你这心也是大得没边了。”

    顾松又打哈哈地说:“一步一步来,一步一步来……我不是准备直接搞发动机啊,但是改进还是有点想法的。老师,您说如果能把火箭的定位定姿改进,能不能实现火箭回收啊?”

    “火箭回收?”郭跃哈哈地笑道,“这想法早就有,如果定位、定姿能到一定精度,当然是可以实现的。问题是,非常难啊。”

    其实航天飞机的设计,就是基于可回收的思路去做的。只是后来没想到,实际飞行的维护成本远超预期,又不稳定,最终走下了历史舞台。

    挑战者号出事之后,05年夏天才又重新开始飞。

    但好日子也没有多长了。

    顾松笑眯眯地问:“控制系统老师有涉及研究吧?”

    郭跃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回答道:“有是有……但我现在的重心在载人航天的软件工程上。”

    “不冲突嘛。老师,要不这样,咱们搞个合作研究。试点嘛,既然大领导开了这个口,我来出钱,您拉个团队嘛。反正有人出钱,这技术万一搞出来了,您想想,得省多少钱?”

    顾松巴拉巴拉地讲了一大通,试图诱惑郭跃。

    郭跃喝着茶思考,然后说:“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啊,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就是一个大问题,这东西里面的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材料、加工精度都得上一个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