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00章 火箭发动机材料(求支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00章 火箭发动机材料(求支持!) (第2/3页)

,急不来。原定的时间计划,要往后延期了。经费上……应该也不够。”

    何安志在一旁补充道:“你拿过来的材料突破方案,思路上是没问题的。但再快,也得经过一次一次的试验,才能找到正确的配比,还需要有改进制备工艺的过程。明年二月份……真的不太可能。”

    简玉书今天过来,就是代表顾松关注项目的进展。

    材料难关的问题,他也清楚。

    采用了顾松建议的迭代研发的思路,前天刚刚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发动机点火试验。

    结果,在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刚刚超过普通运载火箭3分钟、点火次数超过29次之后,发动机的材料撑不住了。

    幸亏是所有人都高度紧张,及时中止了试验。

    要不然说不定要炸。

    等发动机冷却完之后,工程师在内壁发现了恐怖的损伤。

    试验的数据反馈回来开始模拟之后,何安志和郭跃悲催地发现,要派上实际用场的运载火箭,想要实现可回收,至少发动机的材料得能撑住。

    3000多度的高温下,支撑从发射升空,到顺利回收的漫长过程,多次点火。原来的火箭发动机材料,短暂的一声没有这么艰难啊!

    于是简玉书先被请来了。

    “顾总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所以也安排了研究院里的材料科技研究所在做这方面的攻关。何工,您这边的团队,现在也还没有突破吗?”

    何安志有点臊得慌,在火箭可回收试验成功后,自己是信心满满地接下了这个新的课题。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团队齐全,能力在世界也是第一梯队的。虽然非常清楚材料会是一个难关,也组织了团队进行专门的攻关,甚至取得了一些突破。不然的话,怎么能把火箭发动机的极限环境运行时间,又往上提高了那么多?

    但是,没想到火箭可回收的材料门槛,还需要更高啊!

    到了现在这种程度,何安志也好,郭跃也好,感觉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

    每一次材料配比的试验时间,是固定的,不可能少。

    方向固然没错,金属间化合物的前景就在那里,用这几种金属元素,确实在理论上可以解决以上的那些问题。

    但具体的比例呢?还不是得一点点试?

    简玉书是带来了建议的配比区间,那也只是区间不是?

    所以,他们也只能实话实说,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