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7章 星空中的眼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17章 星空中的眼睛 (第3/3页)



    每一个层次的人,站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顾松自从2003年通过3D闪存非常犀利地露脸之后,着力给自己包装的,就是一个科研能力非常突出、同时又有自己非常稳定经费来源的形象。

    无论是三年时间里,在燕京大学里扎扎实实地读书;还是神经植入模拟信息系统与他的脑神经网络融合写入之后,他积极参与的各种课题,对外输出的,都是科研思路和成果。

    于是他的智慧,成为了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

    可以说,这种有特殊权限的“智囊”,确实是现阶段,非常符合他需要的一种身份。

    利用先知的优势,他不会愧对这个身份。

    从黑科技百科全书里有选择地拿出一些东西来,也让他不会愧对这个身份。

    而只要他在这个体制的外面,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标杆意义,那就不会被群起而攻之。

    争取到他,总比控制住他又能让他发挥作用,来得容易。

    何况如果论到将来的站队和选择,难道还会有人比他更加有把握?

    现在,对岸的危机一点点发酵,眼看有点要大规模爆发的意思了。

    虽然说当时制定战略时候,不是把顾松这里作为某种充分或者必要条件去考虑的。但既然已经到了这个点,当然还是要确定顾松说的产业革命,条件到底成熟没有。

    连带着,关于西川救灾时候,顾松所展示出来的强悍技术力量,也得问个说法回去。

    顾松挺干脆的。

    如果接受了这个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聘任,那一定愿意出力!

    不管是纪总工程师负责的五代机和超高音速滑翔载具,还是量子通信。

    顾松本就需要华国拿出几样重器出来,形成更强悍的战略威慑力量。

    在这个阶段里,毕竟顾松最需要完成的事情,并不需要自己多么引人夺目。

    他站在院门口,望了望天上的月亮。

    视线里,月背的那个小立方体,还只是继续寂寞地,用一闪一闪的指示灯,表明它在等待,在工作……

    而那个当时奔赴星海深处的“测试卫星”,还在一步步地接近预定的位置。

    星空浩瀚,没有一个天文望远镜正对准它现在所处的位置,去捕捉这个飞速奔驰的人造物体的影像。

    此时此刻,这个“测试卫星”已经展露出了它真正的模样。

    它展开成了一个硕大而幽深的镜头,对准了“燧石号”的轨道末端。

    毕竟这艘外星文明的行星级母舰是否存在,总得眼见为实不是?

    这是顾松送出去的,星空中的一颗眼睛。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