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7章 新难题(2019最后一章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7章 新难题(2019最后一章求订阅!) (第2/3页)

   “看来,我是需要多来这边。你的境界我是跟不上的,不过可以和老范多畅想一下。”

    顾松一阵无语:“怎么又是他?这家伙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受欢迎了?”

    “……脱胎换骨了啊。他说,论聪明是比不过你了,不过总要有某个方面让你佩服。”

    顾松望天长叹:“我得跟他说说,让他收了神通。他已经越来越像个奇行种了。”

    “奇行种?那是什么?”简玉书奇怪地问。

    “没什么。行了,这边的事也办完了,我这就出发。等你从燧石岛回来,再问问西雅。如果她有这样的决心,那就等个两年。这两年,对她可以逐步解除限制。当然,不离开这里,只是提供足够多的资料供她学习。”

    “……行吧。”

    ……

    回到燕京的顾松,首先去关注的是通用型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进度。

    100量子比特的原型机,已经作为成果交付给了各个部门。

    而现在燧石科技的前沿计算研究所还在不断钻研更高的量子比特量级。

    量子计算的运算核心,并不是在所有的计算领域都是最优解。因此,通用型的量子计算机,也最好是和传统的计算架构一起运行,进行灵活配置。

    当然,既然说是量子计算机,最核心的当然是量子计算芯片。而它搭配的CPU,也需要依据量子计算芯片的特性进行重新设计。

    因此,现在燧石科技的量子计算机项目组,已经扩充了不少人。

    核心成员除了林耀东、倪光北、王随振、白杨、宁奇玮,还多了廖青山、刘汉豪、林东。

    对新加入的人来说,知道燧石科技已经搞出了这么恐怖的成果,都有一种历史使命感。

    这真的就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划时代产物了。

    而且,突破不是现在才完成的。

    现在,这帮年轻人已经开始在着手进行通用型的架构设计,然后推进具体的工艺了。

    在小会议室上,顾松说道:“这是制定规则的机会。因此,牵涉到的东西会很多。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确定架构和第一代操作系统。架构里量子计算芯片的量产工艺,一开始并不需要太高的量子比特量级。”

    廖青山有些弱弱地问:“不需要太高是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