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应龙王和量子超算中心 (第2/3页)
的规律,午餐很简练地搞定了。
吴局长请赵鸿涛带领自己去找贺挺和顾松,赵鸿涛打了个电话之后,就说他们在谈防务研发的机密,说时间还多,请吴局长先参观指导一下燧石航天的总部建设。
赵鸿涛客客气气的,吴局长也没办法。
刚才那个电话,他听到了只言片语。眼前这个人,跟顾松说话的随意和熟悉程度,显然也已经是顾松身边顶核心信任的人物了。
还有,要不然私人飞机会交给他来开?
于是吴局长只能跟着熊主任一起,带着其他航天员随赵鸿涛在燧石航天总部转了一圈。
只能感慨,地盘真大啊。
眼下,昌文航天城建设提速。不仅两大航天集团在这里加大了产业链配套投资,新成立的华宇重工更是在大兴土木。
而最早在这里大投入的燧石航天,毫无疑问是现在这边最成熟的一片航天园区。
研发大楼、实验楼台、测试和加工车间……如果不是有园区内的交通车,恐怕吴局长都有点扛不住。
因此这顿饭也吃得有些香,毕竟有些累了。
就是吃饭的时候,仍然不见贺挺和顾松。
吃完饭,休整了一下,所有人才全部往主楼去。
这次,倒是所有人都齐齐整整地在这里。
台上负责讲解的,是白杨。
这家伙大一时候就在智未来讲课,现在倒是台风成熟得很,笑呵呵地说:“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航天英雄,很激动。现在要给大家上课,我觉得心里很虚。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尽管提,我要是回答不上来的话,顾松和我导师郭院士都在这里。”
吴局长见他对顾松直呼其名,又在猜测他是什么身份。
白杨把场面话说完,然后就说:“应龙号的驾驶,其实并不复杂。如果不追求极限,实际上航电系统能解决绝大部分的问题。与一般的飞机相比,它主要是多了发动机形态切换和太空环境工作状态等等一些东西。”
他一指大屏幕:“这就是应龙号。”
在一众航天员眼中,都露出惊叹和向往的神色。
对这些真正的航天员来说,太空真的是满寄热忱之地。
想一想,作为资深飞行员,已经拥有了稳固的工作、收入、家庭,然后开始与家庭聚少离多,经历数年艰苦的、常人难以忍受的训练,只为了争取很可能没有、就算有也只是一两次的走向太空的机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热爱?
要知道,在航天这个领域,为了这个梦想,是极有可能付出生命的。
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一个人,在登上太空船之后,就将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发射系统,托付给制造太空船和火箭的每一个工厂甚至工人,随时准备接受可能存在的“牺牲”。
而现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了一艘自己极有可能坐进去、驾驶着上天的,历史上第一艘空天飞机。
光看照片,就已经让他们一贯冷静的心灵泛起一丝涟漪了。
这飞机,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优雅而成熟。
说不上来,就是依据他们每个人接受的数十门课程的学习,数十年对航空航天的关注,得出的一种直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