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陷入僵局 (第2/3页)
,人们下意识地就会把拥有好皮囊的人归类于善类,何况是容怜这般漂亮的。
因此,西北大营对匈奴的回应很是坚决——没什么好交代。
当然,容怜自己并不在意这种小事,他杀了人没必要吵着嚷着告知天下人,也没必要遮着掩着,怕被人发现。
旁人知不知道对他而言都无所谓,没有站出来去承认手中血腥倒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看得通透。
匈奴丧失世子,自然举国哀痛,万民齐悲,更何况世子的脑袋至今都没有下落,说是奇耻大辱也不为过,然而,这匈奴再次集结兵力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斟酌一下。
若匈奴国真认为是朝月国派人干的,有了十足的证据指控,又怎会发现的第二天不及时追究,非得过了十天才正式起兵。
拖了这么久的时间,发难的原因就很值得商榷。
究竟是为了荧惑之死讨厌说法,还是为了侵略朝月加持原因?
所以,并非是朝月国不敢承担杀人的责任,匈奴国的目的,眼下已然摸清楚了,匈奴以讨要说法为由起兵造事,只不过是他们借机发难的一个契机罢了。
以荧惑之死继续他们的入侵,甚至是给这场无耻的侵略之战加持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朝月国诸将对这么个道理都心知肚明,在外敌当前的紧要当头,表现出一致对外的决心,每日西北大营校场上,士兵操练声勤,天寒地冻也不曾绝,隔着很远都能听到,有心准备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仗肯定是会打起来的,更何况景帝也来到了西北,他的到来本就是想彻底解决这场同匈奴国之间混乱持久的战事,又怎可能将自己统御的国土白白拱手相让?
只是道理是这么个道理,然而战事催紧,两国之间已经陆陆续续交战了好几场,战况却不容乐观。
虽然军中已经早早做了准备,却不再是每一次都轻松获胜,甚至还战败过两次。
万邦作为主帅,要直面的压力继续发酵,哪怕仍是己方赢下的胜场居多,然而他复盘的战事越多后,心中的焦虑便越明显。
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匈奴军的变化。
匈奴这次俨然一鼓作气,重振来势,改变了以往犹犹豫豫的打法,进攻格外凶悍,本就是游牧部落组成,步兵作战比不过朝月,他们便扬长避短,尽量扩充骑兵编队,再辅以弓手,越打越能感觉出来打法有所精进。
气势汹汹,像是真有打算跟朝月国一绝死战的架势。
有这样的决心已然太过可怕。
战事越发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